丈夫入獄7萬卡債還不了 妻子被討帳精神飽受折磨

丈夫因犯法鋃鐺入獄,所欠下的大筆卡債沒有償還,導致本地一名婦女頻頻被「追債」,多個月來精神飽受折磨,不勝其擾。
30多歲的上班族陳女士(化名)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表示,丈夫幾年前欠下多家銀行總額7萬多元的卡債,但幾個月前,丈夫犯了法入了獄,所欠的卡債一時無人償還,之後她就頻頻被 「追債」。
她說:「從今年3月開始,每個月都收到銀行的信件,說明欠款的數額。」
此外,她也常接到找欠款人的電話,也有人多次上門「詢問」。雖然相關人士的「詢問」態度都相當客氣,但她仍感到不安,也無所適從。
「有人來我家敲門,或者遞信件,要找欠款人。可是他人不在,所以他們繼續『騷擾』我也沒有用。欠債的人不是我,這讓我很困擾。」
她坦言,由於家裡有老有小,她實在無力替丈夫償還每個月1000元的卡債。另外,事件也影響了她的精神健康,以及她與其他家庭成員的關係。
輔導中心:當事人不在 家屬無義務代還債
陳女士之後向有多年債務重組經驗的義務組織亞杜蘭生命輔導中心(Adullam Life Counselling)求助,中心目前已出面代陳女士向收債人交涉。
亞杜蘭生命輔導中心創辦人王其俊多年來處理過近7000起債務個案。他受訪時表示,希望提高大眾意識,即家屬沒有義務代替還債。
「以此個案為例子,她的丈夫在坐牢,根據法律的話,當事人不在的話,所有的債主,如果它是合法的債主,不是大耳窿的話,它應該停止一切追債的舉動。」
他也建議,遇到類似情況的家屬,可以向亞杜蘭生命輔導中心,或其他類似的本地非營利組織求助。
在亞杜蘭生命輔導中心的建議下,陳女士打算等丈夫出獄後,再讓丈夫繼續將卡債還清。
律師:若被騷擾可報警處理
資深律師藍國慶受訪時也說,根據本地法律,家屬無義務代欠債人還債。
「基本上,別人欠的債,你不需要承擔債務責任,除非你是擔保人。卡債的話,由於是個人的卡債,所以其家人,比如太太和孩子,並不需要承擔該卡債。」
遇到類似情況的家屬,如果覺得被騷擾,律師也建議可以報警處理。
不過,家屬也要留意,自己是不是欠債人的副卡持有人,因為有些信用卡合約,或許需要副卡持有人負責主卡人的卡債。
藍律師說:「大多數的副卡,是不需要負責主卡持有人的債務,但要看個別信用卡的合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