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雖然從昨日起,在新加坡搭乘公共運輸工具已不必戴口罩,但昨早繁忙時段,仍有超過九成乘客繼續戴口罩,不戴口罩者主要是學生和50歲以下者,年長者則為了安全起見幾乎都戴上。
新加坡政府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上周四宣布,2月13日起,新加坡疾病爆發應對系統(DORSCON)警戒級別,將從黃色下調到綠色,人們搭乘公共運輸時無須戴口罩。DORSCON框架通過綠、黃、橙、紅4個顏色指標反映疫情嚴重程度,
綠色級別最輕微,紅色最嚴重。
根據《新明日報》記者昨早在各大公交觀察情況,發現只有非常少數的乘客不戴。

周一清晨繁忙時段,地鐵內仍有許多乘客戴口罩。
乘客張曉軍(40歲,餐廳服務員)就選擇繼續戴。他解釋,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安全起見,畢竟車上人多,另一部分是因為習慣了。
工作為跟車員的傅女士(76歲)說,由於工作性質的關係,她會接觸到很多小朋友,為了自己和孩子們的健康,還是戴口罩比較安全。
學生安德魯(18歲)昨早雖然有戴口罩搭公交,但他認為,只是因為太習慣而自動戴上,再多一段日子看到更多人不戴後,他也會跟著不戴。
「很少人不戴,我也會不自覺看著那一小部分不戴的人,所以為了不要別人都盯著我看,我還是繼續戴。除非是巴士上真的沒什麼乘客,或者我的眼鏡因為戴口罩起霧, 我才會脫下口罩。」
26歲的徐姓設計師也覺得一開始大家只是習慣戴著上車,相信過了一陣子後,大家也都會慢慢開始不戴了。
「我還是喜歡不用戴口罩的日子,可能不久後也會不戴了。」
隨著防疫措施解除,除了乘客不再須要搭公交時戴口罩,巴士司機和地鐵相關工作人員也可以不用再戴口罩了。儘管如此,無論是在地鐵站還是巴士上,沒有看到任何一名公交工作人員是不戴口罩。
雖然個別公交業者可自行規定員工是否得戴口罩,但據了解,目前尚無業者強制要求職員這麼做,而是鼓勵他們繼續戴。
新加坡衛生部繼續要求在醫療場所和住院護理設施的訪客、工作人員和病患戴口罩。在面向病患的地方、與病患有面對面交流,以及為病患提供護理時,還是得戴。
《新明日報》記者昨早走訪陳篤生醫院的室內零售與餐飲區,早前規定要求公眾在這類地方除了吃喝時可摘下口罩、其他時候都得戴著,如今雖不再需要,但選擇這麼做的人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