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指出,今年首三個季度數據顯示,本地勞動市場處於全民就業狀態。疫情漸消退、安全管理措施放寬、邊境重開、經濟復甦、勞動參與率提高及各行各業對人力需求大增等因素,讓今年首10個月失業率處於低位。
新加坡失業率在10月份微幅下降,整體失業率為2.0%,已恢復至冠病疫情前水平。分析員認為,勞動市場持續緊縮,全民就業情況料將持穩至明年第一季。
人力部星期三(12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整體失業率為2.0%,居民失業率為2.8%,公民失業率為3.0%。今年10月有6萬7700名居民失業,其中6萬零800人為公民。居民指的是公民和本地永久居民。

經過季節性調整,新加坡整體失業率在8月跌至1.9%,為過去六年最低水平;在9月微幅上升至2.1%,10月稍微好轉。
聯昌私人銀行經濟師宋生文受詢時指出,今年首三個季度數據顯示,新加坡勞動市場處於全民就業(full employment)狀態。疫情漸消退、安全管理措施放寬、邊境重開、經濟復甦、勞動參與率提高及各行各業對人力需求大增等綜合因素,讓今年首10個月失業率處於低位。
全民就業也稱為充分就業或完全就業,是指想要工作的人都受僱的就業情況。由於人們換工作等原因,失業率維持在1%至2%,而且沒有就業不足的情況,就視為全民就業。
宋生文說,失業率低並非只限於新加坡,全球各國正逐步走出疫情陰影,其中東協國家菲律賓的就業表現也非常亮眼。菲律賓國家統計局星期三早上剛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地的失業率降至4.5%,是自2019年10月以來表現最好的月份。
「新加坡的失業率反映了勞動市場實況,人力緊縮情況預料會持續至明年第一季。」
至於近期通貨膨脹、利率走高、需求放緩等情況是否會影響勞動市場,宋生文認為年底及明年初仍有假期、佳節需求高等利好因素支撐,失業率會持穩一段時間。
科技業裁員不會導致 總就業人數產生大變化
冠病疫情暴發前的2018年和2019年,新加坡整體失業率平均為2.2%,居民和公民的平均失業率分別是3%和3.2%。
針對科技業裁員潮似乎沒有反映在失業率上,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特斯拉受訪時說,就業相關數據向來會比實際市場發展情況滯後數個月,且相比全國水平,科技業的裁員所占比例小。
「科技業裁員可能較引人注目,但不會導致全國總就業人數產生重大變化。」
人力部長陳詩龍日前在國會說,今年7月至11月中,科技公司裁退1270名本地雇員,其中八成屬銷售、營銷及企業職能等非技術人員,七成未滿3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