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海燕:將通過新加坡攜手前進運動 探討如何保護環境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連同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和許寶琨醫生以及高級政務次長馬炎慶等約100人出席了昨早(15日)在榜鵝水道公園舉辦的種樹活動。(圖:張慧仙)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配合50周年慶,在榜鵝水道公園種植50棵樹,並將推出紀念郵票。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表示,下來將會通過新加坡攜手前進運動,探討如何建立更強的共同責任感,善用我們的資源,保護我們的環境。
我國在1972年成立環境部,負責處理污染與環境衛生等問題,過後隨著重點目標轉變而在2004年改名為環境與水源部,2020年更名為永續發展與環境部。
傅海燕連同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和許寶琨醫生以及高級政務次長馬炎慶等約100人出席了昨早(15日)在榜鵝水道公園舉辦的種樹活動。
今天所種植的樹木包括本地極度瀕危的亞參果片(Asam Gelugor)、Pianggu,以及易危物種Penarahan Tandok。種植極度瀕危和易危物種是為了維護我國棲息地和生態系統的長期可持續性,國人也能從中享受許多好處。這50棵樹也會算入「百萬樹木運動」的統計中。
選在榜鵝水道公園種樹也別具意義。榜鵝是我國首個「生態市鎮」,從早期的漁村到如今充滿活力的市鎮,間中歷經重大轉變。現在,榜鵝採用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方式,如有效能源以及水和廢物管理技術,實現了對生態友好的居住方式。榜鵝的轉變反映了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過去50年來的可持續發展歷程。

這50棵樹也會算入「百萬樹木運動」的統計中。(圖:張慧仙)
傅海燕:邁向可持續未來需要更多人共同努力
傅海燕在致辭時指出,我國現在的環境已經改善非常多,成為世界上最乾淨、最環保的城市之一,這多虧我國在建國初期就注重保護環境工作。
傅海燕承諾,當局會繼續致力於提高處理水的能力、保護海岸線、改善公共衛生、提高糧食生產力、帶動我國過渡到循環經濟以及通過零垃圾總藍圖(Zero Waste Masterplan)讓「廢物」變「寶物」,建造更好的未來。
她表示,邁向可持續未來之路需要更多人共同努力,當局希望通過新加坡攜手前進運動,與更多人對話,探討如何建立更強的共同責任感,善用我們的資源,保護我們的環境。
除了種植50棵樹,當局也將推出紀念郵票、展示和記錄我國發展歷程的短片和紀錄片等,來慶祝成立50周年。
社區組織Friends of Bukit Timah Forest主席許國豐指出,從前的環境部主要是管理垃圾、空氣污染等問題,現在的永續發展與環境部已經變成推動「綠化運動」和保護海岸線的前鋒。
他就希望新加坡可以帶頭,在可持續發展上做出成績,並拋磚引玉,鼓勵其他城市效仿,這麼一來將有助於保護地球。
他認同可持續發展這條路不能單靠政府或清潔工人,下來還需國人自己培養環保意識,而不是依賴政府制定政策。
70歲的馮志良1974年加入當時的環境部,當時他的部門負責處理夜香(night soil),隨著國人搬到組屋,部門也就需要重新思考和建造污水處理系統。
馮志良感嘆,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曾說希望打造一個乾淨且環保的新加坡,如今,我們不但做到這一點,還做得更好,像是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和排水系統都相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