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總統選舉:「交班」前的民意試金石

(視覺中國/圖)
六年一屆的新加坡總統大選,將於9月1日舉行公投。據央視報道,尚達曼、黃國松、陳欽亮三名候選人將角逐新加坡第九任總統。
這與上一屆總統大選的獨角戲並不一樣。
值得注意的是,近來執政黨人民行動黨接連出現負面消息:
據新華社7月報道,新加坡交通部長易華仁近日因涉貪腐被調查。這是新加坡近40年來罕見的腐敗案。
此外,黨內成員因婚外情辭職退黨等一系列風波,都給這次總統選舉帶來了不確定性。
8月20日,李顯龍總理在新加坡國慶群眾大會演講中表態,將重啟權力移交,並強調近來的負面消息不會影響接班的時間線。
值得注意的是,李顯龍在國慶演講中,12次提到「信任」一詞。
總統角逐
新加坡實行責任內閣制,總統僅僅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掌握實權的是總理。但作為國家名義上的元首,總統的影響力還是不容小覷。
1991年,新加坡修改憲法,規定總統由議會推選改為全國直選,任期為6年。
同時,新加坡的總統被賦予了一項重要的權力——有權否決政府動用儲備金。
這個儲備金是新加坡歷屆政府積累下來的財富。每屆政府任期內的財政盈餘,不能交由下屆政府使用,而是轉入國家儲備金。在國家有難時,它就成了「救命錢」。
無論是議會推選還是直選,新加坡總統一直是由和執政黨關係密切的人擔任。這種親密關係在2011年首次遭到了挑戰。
2011年的總統選舉,是新加坡有史以來最激烈的一屆,候選人首次達到了四人。
而四人中,只有陳慶炎被外界看作是與執政黨「關係親密的人」,其餘三人均對執政黨提出過反對的意見和聲音。
這其中,除了陳欽亮,還有一位威望很高的前人民行動黨國會議員陳清木,他在後來因與人民行動黨理念出現分歧而出走。
最終,陳慶炎僅以比排名第二的陳清木高0.34%的些微優勢險勝。在總統選舉失敗後,陳清木曾表示,下屆總統選舉還會再來。
但在2017年總統選舉的前一年,新加坡修改憲法,規定如果新加坡三大族裔(華裔、馬來裔和印度裔)任何一個超過30年或五屆沒有擔任總統,接下來一屆的總統選舉將保留給該族。
據此,2017年的總統選舉被保留給馬來族候選人。
這一變動使得華裔身份的陳清木失去了競選資格。馬來族的哈莉瑪最後成為唯一候選人,她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不戰而勝」自動當選。
哈莉瑪是現任新加坡總統,是新加坡的第8位總統,也是首位女總統。哈莉瑪的當選,引發了部分民眾的不滿。據環球網轉引《聯合早報》報道,當時出現過千人公園靜坐,抗議未經投票現象。
她的任期,到今年9月13日終止,目前她已官宣不尋求連任。
此次新加坡總統選舉,於8月11日正式啟動,最後有三位候選人成功入圍。
據央視新聞報道,新加坡總統選舉委員會8月18日已向符合總統競選資格的三人發出候選人合格證書,他們分別是前國務資政尚達曼、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前首席投資官黃國松以及職總英康前總裁陳欽亮。
其中,有著泰米爾人血統的政壇元老尚達曼執政資歷最深,他曾連續5屆當選過國會議員,歷任財政部長、副總理等重要內閣職務。
他曾多次代表人民行動黨到裕廊集選區角逐國會大選,幾乎都獲得了2/3以上的選票,其中兩次得票率接近八成,堪稱「票王」。
另外兩名候選人中,黃國松來自金融領域,他曾是淡馬錫控股董事會成員。
陳欽亮曾是前人民行動黨成員,他在2008年離開了人民行動黨,理由是他認為「今天的人民行動黨更傾向於精英階層,而不是普通民眾」。他相信自己能獲得「偏向反對黨選民的支持」。
陳欽亮並不是第一次參加總統競選,在2011年的總統選舉中也有他的身影。但在那次選舉中,他的得票排名在參選4人里倒數第一,僅獲得4.91%的選票。
「這三個人里,尚達曼有濃厚的人民行動黨背景,是深受執政黨信任的總統人選。」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對南方周末分析,「他的民眾支持度也比較高。」
「此前總統選舉的不戰而勝,是人民行動黨支持率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深圳大學新加坡研究中心呂元禮教授認為。在哈莉瑪當選之後,2020年的國會大選中,李顯龍領導的人民行動黨雖依然贏得了勝利,但得票率卻創下歷史第三低,並且支持率全面下滑。
「本屆總統選舉如果仍無競爭,民眾的怨氣就會積壓到下一屆大選,那時對人民行動黨來說,就會很糟糕。」 呂元禮分析,執政黨會通過此次總統選舉來觀察民意。
今年的總統選舉,在時隔12年後再一次出現多人角逐,被普遍認為是下一屆新加坡全國大選的風向標。
「尚達曼和人民行動黨的關係最密切,如果民眾有不滿,就會把票投給其他候選人,或者棄票。」莊嘉穎解釋,「相較於換屆大選,總統選舉對於新加坡民眾不會有那麼大的壓力,它更可能成為對執政黨表態的一種通道。」
令人玩味的是,8月27日,在投票前關鍵時刻,此前鎩羽而歸的老將陳清木公開表態,要為候選人陳欽亮助陣。在12年前互為競爭對手的兩人,如今走到了同一條陣線。
「貪腐」風暴
8月20日,李顯龍在新加坡國慶電視演講中,再一次重申了政府對貪腐的零容忍態度。
近來,人民行動黨接連出現負面消息,多個黨內精英被捲入其中。
今年2月,國會議員陳佩玲獲命在本地私召車與送餐平台Grab任職,其工作內容卻是負責該公司與政府的關係,因此引發了軒然大波。
據新加坡《8視界新聞網》今年2月報道,輿論認為,陳佩玲將難以避免透過國會議員身份,帶著Grab的觀點與政府溝通,她在科技巨頭的職務,會跟她國會議員身份之間存在利益衝突。
最終,陳佩玲在任職僅7個月後離開了Grab。
之後是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和外交部長維文因長期租住殖民時期留下的洋房豪宅引發熱議,驚動國會進行調查。
事件起因是,有人根據房產分析機構的分析,推測這兩位部長所租用的兩棟房子的平均月租金高達140萬新幣(約合753萬元人民幣)和63.5萬新幣(約合341萬元人民幣)。
但據新加坡《聯合早報》7月報道,7月3日國會發表的部長聲明指出,調查顯示,尚穆根所租住的房屋每月參考租金是2.65萬新元;而維文房屋的參考租金是每月2萬新元。兩者都與網傳的高昂租金相差甚遠。
風波不斷的人民行動黨還傳出了桃色新聞,前國會議長陳川仁和淡濱尼集選區前議員鍾麗慧發生婚外情,雙雙辭去議員職務並退黨。
在這一連串事件中,最轟動的當屬在新加坡極為罕見的貪污案——7月14日,新加坡政府宣布,交通部長易華仁涉及貪污被調查。
據新華社7月16日報道,易華仁已被暫停職務,直至貪污調查局完成調查。
在新加坡,上一次部長級別的貪腐案還是在37年前。1986年,曾任國家發展部長的鄭章遠被指控從房地產開發商處收取約100萬新元的賄款。
但就在出庭之前,鄭章遠突然服藥自殺。鄭章遠與李光耀年輕時頗有交情。
據新華網早前報道,在他留給李光耀的遺書中這樣寫道:「過去兩個星期,我深感沮喪。對於發生這樣的事情,我應該承擔全部責任。作為一個堂堂正正的東方紳士,我覺得只有用最高的懲罰來贖罪才是正確的舉動——你的忠實的鄭章遠。」
「沒有一個體制是十全十美的。」8月20日,李顯龍在國慶演講中坦言,新加坡政府決心確保廉潔、沒有貪污和不法行為,「只有這樣才能維護新加坡人對政府和國家體制的信心,加強民眾對政府的信任」。
新加坡之所以能夠做到如此廉潔,一定程度上歸功於政府部長的高薪水平。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初級部長的年薪就能達到110萬新元(約合592萬元人民幣),其中,花紅由個人表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失業率等指標決定,薪金配套不包含其他隱藏收入或好處。
「貪腐案本身雖然性質嚴重,但新加坡這些年來極少發生貪腐,如果只是這一個單一事件,影響其實沒有那麼大。」莊嘉穎分析,「但發生在這一系列的事件之後,再結合當下的社會問題,會讓民眾產生疑問,是不是人民行動黨高層的判斷出了問題。」
有輿論甚至認為,這一連串的政治風波會打斷新加坡第四代領導人的接班計劃。對此,李顯龍在國慶演講中給予了否定。
他宣布自己的權力交接計劃將被重新提上日程,並表態已將越來越多的決策權下放給現任副總理和候任總理黃循財所領導的班子。
就在上個月,李顯龍欽定的下一代接班人,同時也是新加坡第四代領導人黃循財,剛剛從尚達曼手中接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董事會主席一職。此後,尚達曼按競選要求,以獨立身份競選總統。
「70後」接班人的考驗
黃循財,則是新加坡令人矚目的新一代。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把黃循財推到了聚光燈下。
2020年年初,為了應對新冠危機,新加坡政府決定成立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此前在多個部門輪崗的黃循財被推舉了上去。
除了要協調抗疫工作,黃循財每晚還負責給新加坡民眾發布疫情通告。
這個戴著眼鏡、有點娃娃臉的男人,得到了許多新加坡民眾的讚許。
一直以來,人民行動黨給民眾的印象都是嚴肅、高高在上的精英。這一點在李光耀建國之初便已打下深刻烙印。
然而,時過境遷,新一代的新加坡民眾正在發生改變。而黃循財的表現讓他們發現,這個接班人似乎不太一樣。
黃循財的社交帳號內容豐富,他不僅愛音樂、愛彈吉他、愛狗,還緊跟潮流,模仿當紅明星的舞蹈動作來彙報工作;卡達世界盃期間,他又大秀足球球藝。
尤其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疫情期間,黃循財在國會發表致謝感言,說到動情處他哽咽了將近三分鐘。黃循財的感性和柔軟與傳統的執政黨精英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新一代的新加坡人,一方面想要繼續擁有李光耀所創建的安定生活,但另一方面又很反感所施加的種種約束,」 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教授、前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江雨告訴南方周末。
值得注意的是,李顯龍在尋找接班人時,曾感嘆自己的班底雖然「有能力也有經驗」,但就是得不到人民的「肯定與接受」。
事實上,在黃循財之前,時任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的王瑞傑曾一度被認定為下一屆總理接班人。
但他在2020年國會大選的一場關鍵戰役中的一次演講,被評價為讓人不知所措。最後王瑞傑所帶領的團隊僅以微弱優勢險勝。
此後不久,王瑞傑便突然以年齡和健康原因請辭,表示不再擔任新加坡「第四代團隊」領軍人物。
黃循財則成為了「黑馬」接班人。不過,莊嘉穎觀察,目前為止沒有看到黃循財的政治主張。
「新加坡是一個精英治國的國家,但現在新加坡的精英已經沒以前那麼團結了。」王江雨認為。
無論是即將來臨的新加坡總統選舉,還是更為關鍵的國會大選,對於李顯龍和未來的新加坡第四代領導人來說,都將面對新的挑戰。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 任傑
責編 姚憶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