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前,史丹福大學維韋克·瓦德華教授曾做過一份調查,結果是美國科技行業中,約有15%的初創企業是由印度人創建的。
這個數字,比英國人、中國人以及日本人的總和還要多!
也難怪美媒曾有報道說印度裔CEO正在統治全世界了......

另外,在全世界範圍內,在印度之外,已經有7個國家8位總理、首相或者總統都是印度裔。
1)葡萄牙總理安東尼奧·路易斯·桑托斯·達科斯塔

圖源:見水印
2)蓋亞那總統穆罕默德·伊爾法恩·阿里

圖源:AsiaOne Magazine
3)愛爾蘭總理利奧·瓦拉德卡

圖源:搜狐
4)蘇利南共和國總統昌·單多吉

圖源:Adda247
5&6)模里西斯總統普里特維拉傑辛格·魯蓬、總理普拉溫德·賈格納特

普拉溫德·賈格納特,圖源:Saudi Gazette
美國副總統哈里斯身上也流著印度人的血(她母親是印度人),拜登執政團隊成員中還有19人是印度裔,其中17人擔任要職,印度裔在白宮的存在感在一路提高。

圖源:路透社
在學術領域,蘇尼爾·庫馬爾(Sunil Kumar)出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務長至今)。
尼汀·諾瑞亞(Nitin Nohria)曾任哈佛商學院院長(2010-2020),迪帕克·傑恩(DipakC.Jain)曾任歐洲工商管理學院院長(2011-2013),此前擔任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院長(2001-2009年)......
可以說,印度人確實在走向了全視界並發光發熱。

印度人為何能在全世界如此成功?普遍的說法有兩種:一是英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之一,印度高等教育很早就開始實行全英文教學,語言上的優勢使得印度人在美國生活和工作有很大便利;二是印度人特團結,抱團取暖,相互提攜,一步一步壯大印度人的勢力範圍。

圖源:NDTV
使用語言相近,就代表著他們所接受的教育文化和思維方式與西方更為相近,熟悉西方的運作方式,善於溝通和表達以及「拉幫結派」,處事靈活,具備高情商和領導團隊能力。
比如在20年代80年代初,第一批在矽谷創業成功的印度移民深感第一代移民的種種艱辛,所以就開始幫助一批又一批來自印度的同胞。
另外一方面,印度人的性格開放熱情、敢說、愛表現,同時又懂得服從和妥協,善於爭取每一個機會,更能適應歐美文化。他們敢於使用和爭取自己的政治權利,對於工作的狂熱和吃苦耐勞是很多普通員工所不能比的。

圖源:The Statesman 不過,隨著印度人走向世界,印度也成為了全亞洲人才流失最快的國家...... ///
2019年,新加坡總理在國慶群眾大會上曾拋出一個「落地生根」論:
儘管大家與各自的祖國有密切的聯繫,本地的馬來人、印度人和歐亞裔最終也和華人一樣,選擇在這裡落地生根。從「落葉歸根」變成「落地生根」,逐漸對新加坡產生認同。

和很多國家的情況或許有些不同,在新加坡,印度族完美融入了這個社會,成為新加坡四大種族之一。
印度裔不再執著於他們的「印度身份」,而是將自己當成了新加坡人。
種族和國家的區別,新加坡的印度人大體上還是分得相當清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