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藝術周 新加坡美術館展出東南亞藝術家作品

新加坡美術館將展出多個東南亞藝術家的作品,讓公眾對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進行思考。(圖:新加坡美術館)

配合新加坡藝術周,新加坡美術館將展出多個東南亞藝術家的作品,讓公眾對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進行思考。
從明天(12日)起到4月,公眾可以到位於丹戎巴葛分銷園的美術館欣賞這些作品。
這是越南的嘉萊族原住民歌曲,可以在由越南藝術家阮純詩(Nguyễn Trinh Thi)的裝置藝術作品《47天,無聲》(47 Days, Sound-less)中聽到。
除了原住民歌曲,阮純詩也把重塑的樹木、葉子與天空的影像,和水滴的迴音、蟋蟀和鳥類的鳴叫聲交織起來,她認為這是一種「電影的延伸」。影片講述了一名在茂密叢林中獨自徘徊的男子,既沒有留下他來自何處的蹤跡,對於他過去或現在是什麼身份也毫無記憶。
在展館的中央,有一組鏡子把影片支離碎裂的影像投射到四周的牆面上。新加坡美術館館藏與公共藝術副總監王佩琴談到這個作品的特點。
王佩琴說,這是一種沉浸式的體驗,參觀者必須運用所有的感官才能捕捉到這個虛構故事真正要描繪的東西。
另外一個裝置藝術作品「The Sea is a Field」,是由藝術家西蒙瑞·吉爾(Simryn Gill)和林育榮)Charles Lim Yi Yong)共同完成。
這個作品記錄了乘搭渡輪往返新加坡和波德申,途徑印尼杜邁的風景和事物,目的是讓公眾體會到我們生活的地區的文化和氣候變化。
其中一名策展員葉淑惠說,他們在開放式倉庫內擺放了兩位藝術家的手稿、照片和影片,讓公眾遙望丹戎巴葛港口,仿佛置身於前往波德申港口的渡輪上。
葉淑惠說,受溫度和濕度影響,最近一直下雨,公眾可以發現西蒙瑞的手稿上也出現了一些皺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