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新加坡空軍部隊一架F-16戰鬥機前日起飛後不久墜毀,幸飛行員成功彈射逃生;為了安全起見,空軍部隊已暫時中止F-16戰機機隊訓練。
事發後,大難不死的飛行員在意識清醒、能夠行走的情況下送醫治療;在這起事件中,未有其他人受傷。
新加坡國防部前日發文告說,空軍一架F-16戰機當天中午約12時35分在起飛過程中出現問題,飛行員按緊急程序採取了應對措施、成功彈射,飛機隨後在登加空軍基地內墜毀。
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醫生前日下午在面子書貼文透露,墜機前成功逃生的飛行員在醫院接受了包括CT掃描在內的全面體檢,未發現嚴重傷勢,可以行走,神智清醒,且能夠與人交流。作為預防措施,對方仍留院觀察。
「他的警覺,以及遵守安全程序,使他得以成功彈出,救了自己的命。」
黃永宏指出,新加坡空軍上次發生戰機墜毀事件是在20年前,這是個令人信服的記錄,但星期三的墜機事件讓人失望了。
「新加坡空軍部隊的目標必須仍然是零事故。全面調查正在進行,以確保查明所有原因,並採取果斷行動加以糾正」。
新加坡國防部前日深夜再發文告說,涉事飛行員經驗豐富,在F-16戰機上飛行時間超過2000小時。據這名飛行員報告,他在登加空軍基地起飛進行例行訓練飛行時,遇到了「飛行控制問題」。
新加坡國防部宣布,為安全起見,空軍暫時中止了F-16戰機機隊的訓練,直至調查顯示飛行可安全恢復。
當局正進行詳細調查,國防部也將通報進展。

新加坡空軍部隊一架F-16戰機星期三中午起飛出現問題,飛行員按緊急程序應對,成功彈射逃生。飛機隨後在登加空軍基地內墜毀。圖為一架參加2023年「鑄刀」演習的F-16型戰機,與涉事戰機無關。(《聯合早報》檔案照)
罕見意外
但各國軍隊亦不時發生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軍事研究項目副研究員黎惠源指出,儘管這類訓練意外罕見,但在各國軍中也時有發生,不會太過感到意外。
他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說,飛行員成功逃生,不僅值得慶幸,也顯示他訓練充足。
「這起事故反映新加坡空軍一向重視飛行員安全等課題。除了戰機的安全機制,相信飛行員接受的訓練也足以應對這類意外。」
對於周三的墜機事件影響汰換F-16型戰機的時間表的可能性,黎惠源分析,相信新加坡空軍已考慮到日久耗損、折舊等因素,機隊少一架戰機不會造成顯著影響。
航空周刊Aviation Week亞太區高級記者陳傳人受訪時指出,飛機起飛和降落是最危險的時候,這起20年來的首起戰機報廢(write-off)事故也是如此。
他分析,新加坡F-16機隊機齡已近30年,性能良好,因此相信不會有太大影響。
新聞背景:
2004年5月19日,一名新加坡空軍飛行員駕駛的一架F-16C型戰機,在夜間飛行訓練時,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盧克空軍基地以南90海里的山區墜毀,飛行員不幸罹難。
據公開資料,我國有超過60架F-16,它們將從2030年代中期逐步退役。新加坡國防部去年宣布,已對此機型升級,確保到2030年代中期保衛新加坡領空的能力。
新加坡國防部在周三墜機事故發生不到一個半小時後發布文告。黎惠源認為,這是國防部發布事故消息較快的一次,相信與空軍已掌握具體情況有關。
而陳傳人說,及時傳達準確信息是公共關係中的重要一環,此舉值得肯定。他提醒公眾在調查結果出爐前,勿妄加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