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是我國第一大宗教,但絕大多數參與調查的新加坡人認為,信奉佛教與否對於打造國家認同感並不是很重要。(檔案照片)
與區域其他國家相比,新加坡人對不同宗教信仰抱持相當高的包容度,85%以上的受訪者認為,回教、基督教、印度教等各種宗教及民間信仰都與我國的文化價值觀相容。
根據美國皮尤(Pew)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調查結果,新加坡人在數個衡量宗教包容度的標準上,都展現出對其他宗教信仰廣泛接納的觀點。
這項調查在去年6月至9月展開,有來自六個亞洲國家的1萬3000多人參與。新加坡參與者的宗教信仰最多元化,佛教徒占26%,回教徒和基督教徒分別占18%和17%,印度教徒8%,不信奉任何宗教的有22%,其餘為信奉華族傳統宗教或其他宗教的人。
其他五個國家中,柬埔寨(96%)、泰國(90%)和斯里蘭卡(71%)的多數參與者為佛教徒,印度尼西亞(93%)和馬來西亞(75%)則以回教徒居多。
逾85%本地參與者認為宗教與我國文化價值觀相容
本地參與者在回答各宗教與新加坡的文化價值觀是否相容時,表現出高度肯定,比率分別是華族傳統宗教(89%)、基督教(89%)、回教(88%)、印度教(87%),以及民間信仰與宗教(85%)。這些比率在所有參與調查的國家中是最高的。
調查報告指出,由於佛教是我國第一大宗教,因此新加坡受訪者沒有被問及佛教與我國文化價值觀是否相容。
相比之下,同樣以佛教徒居多的柬埔寨,認為基督教、回教和印度教與國家文化價值觀相容的比率分別只有44%、43%和29%;回教國馬來西亞的參與者認為其他宗教信仰與國家文化價值觀相容的比率,則介於65%至67%。
另一方面,只有13%的本地受訪者認為信奉本國第一大宗教(即佛教),對於塑造國家認同感非常重要,這個比率遠遠低於其他參與調查的國家。
印尼和馬國分別有81%和67%的受訪者認為,信奉回教對於培養國家歸屬感非常重要;柬埔寨、泰國和斯里蘭卡也都有超過七成受訪者覺得,信奉佛教對於國家認同感十分重要。
報告說,針對國家歸屬感,新加坡人強調本土主義元素的可能性遠低於同區域的其他國家。
本地參與者中有多達78%認為,尊重國家的制度和法律對於真正成為新加坡的一分子非常重要,接著是要禮貌友好(74%);只有23%和19%的人覺得,能說新加坡式英語或屬多數種族(華族)非常重要。
此外,新加坡受訪者的信仰更多元化,有約四分之一稱,除了自己的宗教以外,對其他三個或以上的宗教產生共鳴,是所有參與調查的國家中比例最高的。
56%的本地受訪者認為,有許多來自不同種族宗教和文化的人口能使國家更宜居,37%覺得差異不大,僅4%認為會使國家更不適合居住。
馬來西亞和斯里蘭卡有62%覺得多元種族宗教和文化使國家更宜居;泰國只有19%的參與者有這種想法,多達68%則覺得區別不大。
來源:聯合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