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了新加坡全體人民召喚后羿的日子,這溫度是一天高過一天,不開空調?
不可能的,在新加坡是做不到的。

但是開一天空調,電費也是讓人肝顫膽寒……
於是下面這位「好」鄰居真是讓人「感動」了,自己家開空調,還「造福」樓上住戶,一家電費兩家花!
53歲的楊慶秀和92歲的媽媽,共住菜市路第19座組屋的一個單位里。
母女兩原本生活安逸,直到兩年多前,樓下新鄰居搬進組屋,
家裡的居住環境整個變天,和以前相比真是「一個像夏天,一個像冬天」!
原來是樓下鄰居實在怕熱,每天都把冷氣打到最低。
中學物理告訴大家:冷氣往下沉,空調製冷風要往上吹。
這下可好了,樓下冷風吹天花板,樓上的楊女士家就遭了秧。
她說這兩年裡,家裡就像個大冰箱,地板更是冷到出現冷凝現象,過一段時間就會形成一層薄薄的水珠。

並且家裡潮濕異常,好好地用了30年的家具都難逃此劫,一件接一件地發霉生鏽。
楊女士說,她以前有打地鋪睡覺的習慣,如今床墊也受潮發霉,只要扔掉。

更嚴重的是,冷氣帶來的霉、潮嚴重地影響了楊女士和母親的健康。
楊女士說,以前自己在家從不穿拖鞋,現在頻頻感到骨頭酸痛還抽筋,
人在家裡的時候只好穿上拖鞋,有時甚至還要穿襪子!
不僅如此,睡覺的時候至少加三件衣服才不會感覺冷,「真的受不了了」!
對此,楊女士忍不住控訴:「我在這裡住了30多年,沒想到現在變成這樣!
地板成天濕漉漉,老母親滑倒誰負責?我沒收入,家具壞了怎麼辦?」
鄰居們住在一起抬頭不見低頭見,出現了這樣的小矛盾誰來幫忙?
小圈來支招!
建設甘榜精神
與鄰居建立良好的關係,遇到糾紛時,先與彼此溝通。

調解
如果需要,可找基層領袖擔任「和事佬」,或到社區調解中心,由專業調解員協助化解爭端,幫助鄰居改善關係。

鄰里糾紛仲裁庭
若鄰居間始終無法達成協議,可考慮以法律為「最後選擇」。
在鄰里糾紛仲裁庭上,法官可根據情況判處最高兩萬元的賠償、發出強制令、規定必須履行的行為、指示一方道歉,或下達其他附加庭令。
希望楊女士家的問題能早日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