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9日訊)新加坡義順集選區議員李美花在國會上以「死鬼仔」、「敗家子」形容每年要政府給錢的人,引起網上熱議,「花黑」、「花粉」激辯,反對者不滿捧高政府踩低選民,支持者則認同應感恩惜福。
上周三負責義順南選區的李美花(58歲)在國會回應財政預算案時,以華巫英語發言,結束前再以華語穿插福建話,講了一個「阿公和阿成」的小故事。

義順集選區議員李美花在國會上講了一個「阿公和阿成」的小故事,結果引髮網上的多方討論和轉發。
故事大意是阿公勤儉持家,每三五年給錢阿成,供他讀書、協助他成家和工作,但有一天阿成問阿公「為什麼不每年都給我錢?」
李美花說,阿公聽了傷心又生氣,以福建話破口大罵:「你這個死鬼仔,你這個敗家子,你有一個很好的阿公,你都不知道。你的阿公省吃省穿,完全是為了你,別人的阿公有那麼好嗎?」
她最後代表義順南居民,贊政府和財政部長王瑞傑謹慎處理財務,確保有盈餘分給國人。
這番談話引起網民熱議,數千人轉發、討論,甚至激辯。
網民Benny Benny說:「她本末倒置了,她忘了我們才是她的阿公,是我們給她薪水來辦事的……拿了阿公這麼多錢,幹嘛還罵阿公?」
也有人提到不應把老百姓當成敗家子,以及國庫是「阿公」的私有財產。
相挺的網民Mars Venus則說:「很多國人認為國家欠他的,如今擁有的一切都是屬於自己的,政府應該還給他。」
多名網民也表示,李美花向來勤懇做事,說話也很接地氣,這次並無惡意,只是提醒大家錢要省著用。
記者昨早傳簡訊問李美花議員的看法,但至截稿前未有回應。
學者專家:應避用「刺耳」比喻
學者和輔導溝通專家都認為,李美花說故事深入淺出,但應避免使用「刺耳」的比喻,反而淹沒要傳達的信息。
政治觀察家、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陳慶文說,李美花擅長用故事和比喻來說明觀點。
「這些用詞往往豐富多彩,甚至有挑釁性。對她演講的反應顯示,這是雙刃劍,有利也有弊。但李美花可能相信激起辯論本身也不失為一件好事。她是個直話直說的人,只是說話風格可能讓人感到刺耳。」
他補充說:「我相信她有一定的追隨者,每名國會議員都有與他人區分的個人風格,但最好能在表達時減少使用刺耳的用詞,就不會淹沒她要傳達的信息。」
飛躍家庭服務中心及飛躍社區服務主任凌展輝則說,李美花的故事接地氣、深入淺出,問題只在總結時抬高要宣傳的對象、踩低受眾。
「若有意從負面宣傳、塑造敢怒敢言形象的角度出發,這也已達到效果。只是對中立者來說,這一高一低就讓人感到不舒服,感覺在罵自己,明明我聽話也繳稅,怎麼說我是敗家子。但我建議大家輕鬆看待,畢竟這只是議員呼應政策提出的某種觀點。」

李美花一句:「你這個死鬼仔,你這個敗家子。」,引發人民激辯。
「死鬼仔」和「敗家子」指的是誰?
李美花在故事中所提到阿公,多數網民都將他解讀為政府,不過被罵「死鬼仔」和「敗家子」 的阿成指的是誰,倒是出現了不同的解讀。
有人就因為認為,阿成指的是那些忘恩負義的新加坡人而深感不滿,指李美花給公民標上「死鬼仔」和「敗家子」的標籤,既不禮貌,也不尊重人民。
不少網民也寫道,其實阿成(新加坡人)一直在向阿公(政府)繳稅。
不過也有相挺的網民認為,阿成指的不是新加坡人,而是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
這位網民有這樣的說法,可能是因為畢丹星在李美花發言的前一天,在國會上提到,政府每隔幾年才給予民眾好處,推出像建國和立國一代這樣配套,對一些人來說不公平,因此建議政府推出一個永久性的樂齡醫療護理配套,讓所人在達到一定歲數時都能享有基本醫療津貼。
Post in:中國報 Johor Chin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