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留學低齡化的發展,很多家長開始讓孩子中學就開始出國留學,自己也跟誰一起出國陪讀,其實,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需要陪讀,甚至有些國家是不允許陪讀,因此是否選擇陪讀,要根據孩子的留學具體情況而定,不可盲目跟風,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陪讀政策。

事實上,國外的留學陪讀簽證不僅針對孩子留學父母陪讀,主要分為三種:
* 夫妻陪讀簽證,大部分國家有這類陪讀簽證,只有正式配偶才有申請資格,男(女)朋友或未婚夫(妻)則不被承認;
* 父母陪讀簽證,這類簽證只存在於部分國家;
此外,英國還有一種子女陪讀簽證,只要是父母一方申請留英讀碩,其未成年子女可申請陪讀。

如何正確認識低齡留學陪讀
立思辰留學360表示,了解了一定陪讀政策後,不難發現有一些國家的規定是不允許家長在陪讀期間工作的,因此很多家長也在猶豫,無法判斷該不該去陪讀?也不清楚,當選擇陪讀時,如何讓陪讀這個角色發揮到最大的作用?
樹立正確的「陪讀觀」
陪讀的目的是什麼?為了成為孩子的第一引路人。更確切的說,在生活中家長可以成為孩子的朋友,以朋友的身份去相處。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能以老師的身份去教導他們,形成亦師亦友的關係。
所以家長更要樹立自己的觀念,出國陪讀不是為了「盯著孩子」,而是共同成長。
盡責陪讀,更關注心理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有上升期,下降期,平台期,而每一階段都是需要一種方式的心理輔導。作為父母更要注意這一點。
家長要幫助孩子解決他們的心理困惑,給他們開解,並及時鼓勵孩子迎難而上。當學生不再有過多的心理負擔時,他也就能更好地集中精力投入到學習當中。
給予孩子空間
信任孩子可能說得簡單,做起來難,因為在每個家長眼裡自己家的孩子永遠是那「最不省心」的那個。但其實不然,一味地盯著他們,會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
所以家長首要做的不是盯著他們,而是適當放手,讓學習管理時間,和他們一起制定時間安排,家長再起到一個監督的作用。

各國低齡留學陪讀政策解讀
對於低齡留學生,我們主要來講一下主流國家的父母陪讀簽證。
加拿大:通過訪問簽證陪讀
嚴格的說,加拿大並沒有留學陪讀簽證,但可以換成辦訪問簽證,只是把訪問目的從走親訪友變成了陪孩子讀書。
並且在陪讀期間,父母是不能在加拿大找工作的,只有配偶間有一方在陪讀,另一方才可以工作。這類簽證,時間視各人的具體情況和資產情況而定,一般為2-10年的多次往返簽證。
英國:可陪讀到12歲
按照英國法律規定,孩子在12歲以下,父母雙方中的一個人就可以申請陪讀簽證,只要是在12歲生日之前,都可以拿到或者是6個月,或者是12個月的陪讀簽證,可以直接在英國延簽12個月。
美國:可申請探親簽證
孩子在美國讀中學,如果家長想去陪讀或看望孩子,可以辦的有兩種簽證,一種是探親簽證,另一種是旅遊簽證,但是探親簽證不能提前申請,只有學生辦好籤證後,家長才可以申請。
其中探親簽證有效期為一年,可多次往返,每次的有效期在1-6個月,但要根據入境美國時所給予的時間長短,一般中國的家長每次給1個月的時間。
澳大利亞:無年齡限制
陪讀簽證無年齡限制,但必須在辦理學生簽證時填寫探訪親戚的名單,並提供相關資金證明,確保探訪人員有足夠的資金在澳大利亞生活。
陪讀人在澳期間,不能參加超過3個月以上的學習,也不能打工。另外,孩子上大學時,家長可以看學生,辦理探親簽證,有3個月期限。
紐西蘭:父母陪讀期間不准工作
17歲或以下的孩子在紐西蘭留學,家長可申請監護人簽證。監護人簽證申請人以照顧學生為唯一目的,不准工作和讀書。如子女的簽證被取消,連帶著監護人的簽證也會同時被取消。
如果學校因有監護人陪讀而接受學生註冊,但監護人並沒有按照規定的在紐西蘭照顧其子女,學生簽證以及監護人簽證可能會被取消。
新加坡:母親可以陪讀,父親不可
新加坡允許配偶陪讀和父母陪讀,但後者必須是16歲以下孩子的母系親屬。而且,新加坡允許陪讀母親工作,陪讀母親在學生入學一年後,就可以向新加坡勞工部申請特殊的工作準許證,在該國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