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將在2022年起,於三個鎮試行無人駕駛巴士服務。無人駕駛巴士會以「隨需而至」(on-demand)的方式運作,該鎮亦會有無人駕駛接駁巴士服務,乘客到時可以透過手機招呼無人巴士。

陸路交通管理局及交通部周三(22日)宣布將於榜鵝、登加,以及裕廊創新區等三個鎮開始引入無人駕駛巴士服務。無人駕駛巴士將配合一般的公共巴士投入服務,在試行初期只會在交通流量較低的路段行駛,方便居民與上班族往來。
交通部長許文遠說:
無人駕駛車技術將能大大提升公共運輸系統的連線性,尤其便利老人、育有小孩的家庭,以及行動不便者。
新加坡再擲8億推動人工智慧
新加坡政府對初創企業的支持不斷增加,早年為吸引海外初創企業落戶當地,提供最多八成五資金資助作鼓勵,吸引不少年輕人發展創新科技;今年又宣布一擲近八億元人民幣推動一系列支持AI發展的措施,並成立聯合平台發展數據科學。

早年已鼓勵初創企業落戶
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The 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早於09年已推出科技孵化計劃,吸引當地及海外初創投資者落戶新加坡,並為參與的每間初創公司提供最多八成五、即五十萬元新加坡元的共同資金,鼓勵創業。
本年度的微軟創夢杯,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三名學生組成的隊伍,同樣躋身最後三十二強。他們研發了一個遠程醫療的監測裝置,裝置結合聽診器和心電圖的功能,即使病人在家中,只需把裝置貼近胸前約三至五分鐘,便能紀錄心跳情況,並將數據傳至雲端。系統會利用機械學習技術,分析病人心跳有沒有異常,並通知醫生作跟進治療。
合作開發新一代人工智慧
南洋理工大學和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卡大)合作新推出的雙博士學位課程,將給予研究精英們許多機會來協助開發新一代的機器人與智能系統。

南大與以機械智能專業的實力而聞名於世的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合作,開辦了具有前瞻性的工程學科雙博士學位課程,使學員們獲得上述兩所大學的博士學位文憑。
南大校長徐冠林博士指出,學員們在修讀南大——卡大工科雙博士學位課程期間,將有機會獲得「機器人與智能系統的尖端知識,而為學術界和智能機器人業界做出巨大貢獻。」
前來新加坡與徐冠林校長共同簽署合作協議的卡內基梅隆大學校長加萊德٠科恩(Jared L Cohon)博士說:「我們看到卡內基梅隆大學機械工程系同南大開辦這門具有創造性的雙博士學位課程,感到很高興。」
這是南大工學院開辦的第一個雙博士學位課程。在這項最新的博士生教育合作之前,南大已經同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等多家世界知名大學開設了高水平的聯合博士學位課程。
創業環境中的創新研究
在這項計劃下,學生們將在南大和卡大分別上課兩年,他們將在兩名分別來自兩所大學的導師輔導下,進行研究工作。科恩校長表示,來自匹茲堡和新加坡的博士生們將能夠「同各種學科的一些最優秀的專家們一起工作」,並且「在競爭性和創業性環境中一起學習」。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肯定了機器人的創新發明將提高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娛樂活動品質,因此正在積極促進機器人和智能系統工業的成長;該局已承諾資助在卡大學習該課程的10名南大學生。
經濟發展局的支持說明了這項課程對經濟和工業發展的重要性。南大機器人研究中心在過去20多年來一直在支持機器人及其相關科目的碩士生研究工作。
南大與卡大的雙博士學位課程是兩所大學長期合作的又一個里程碑。1999年以來,南大南洋商學院與卡大聯合開辦了「南洋金融碩士學位課程」,學生們最後7個星期是在卡大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