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心臟修復手術縫合技術 減少失誤及併發症風險

外科醫生在進行心臟二尖瓣膜修復手術時,一般上需靠經驗和「憑感覺」來進行縫合。國大心臟中心研發新技術,通過標準化縫合方式,減少判斷失誤並降低引起併發症的風險。
43歲的陳慧敏兩年前出現「心臟雜音」,去年年底經醫生診斷,她的心臟瓣膜滲漏需立刻進行手術否則將導致心力衰竭。她在今年二月接受了醫生建議,通過新技術進行手術。手術後兩個月陳慧敏已幾乎痊癒。本地每年有超過2000人動心臟手術,其中進行二尖瓣修復手術的,一年就有200多宗。
國大心臟中心每年就接待50到100位這類患者。現有的手術對於缺乏經驗的外科醫生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而新的技術能幫助他們降低失敗的風險。
國大心臟中心心胸血管外科主任兼高級顧問醫生科菲迪斯教授說:「我們研發的技術更加標準化,也更直接、容易指導,所以適合年輕和有經驗的外科醫生使用,並達到不錯的修復效果,患者無需進行二尖瓣置換術,避免隨之而來的各種併發症。」
目前本地已有十名患者接受這項手術,沒有人出現二尖瓣泄漏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