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嶼拿督公聖祠(Keramat Kusu)前晚(4月17日)發生火患,三座聖祠均大規模燒毀,沒有人在這起事故中受傷。
據當時正在對岸拉扎魯斯島(Lazarus Island)露營的方偉德(43歲,工程師)說,龜嶼傳來多次巨響,跟著在傍晚約6時20分起火,火勢看來相當猛烈,從遠處可以看見火光和濃煙。他立刻撥打995通知民防部隊。
民防部隊出動兩船艇 一小時內滅火
民防部隊從布拉尼海事消防局和西海岸海事消防局,派出一艘拯救船艇(Marine Rescue Vessel)和一艘迅速反應消防船艇(Rapid Response Marine Fire Vessel)。濱海灣消防局的消防員也登船支援救火行動。

(取自民防部面簿)
消防員在抵達龜嶼時,火勢已十分猛烈,在山坡上的幾個聖祠處燃燒。
消防員以拯救船艇充當水泵,從碼頭到山頂約520米的距離設置了大量的消防水帶,並使用兩支水槍在一小時內把火勢撲滅。

(取自民防部面簿)
民防部隊指出,沒有接獲有人在這起火患中受傷的通報。失火原因正在調查中。
第六代看守人哽咽 接獲消息心有千百個「不可能」
看守人伊薩(Ishak Samsudin,60歲)說,自己4月17日約4時50分離開龜嶼,離開前就跟往常一樣,在聖祠內燒了三柱香。「這三柱香是分開放的,我每天都會燒,之前沒出過任何問題。」
他在離開時,島上還有零星幾名訪客,因此他不排除有人在他離開之後到訪全年不上鎖的聖祠。
拿督公廟有三個聖祠,分別祭拜拿督賽義德拉曼和他的母親法蒂瑪(Puteri Fatimah)與姐姐加利卜(Nenek Ghalib)。拿督公廟清潔工人拍攝的照片顯示,三座聖祠其中祭拜法蒂瑪的聖祠燒毀程度最為嚴重,伊薩相信火勢是從那裡開始蔓延的。

(受訪者提供)
伊薩受訪時哽咽說,他的先人從100多年前就開始在島上看守拿督公廟,傳到他已是第六代。
他熱淚盈眶地說,剛接到發生火患的消息時,心中有千百個「不可能」,畢竟在老廟的百多年歷史中,不曾發生過這樣的事。「我一開始覺得非常難受,但過後往好處想,聖祠或許會因此而被整修或重建,這樣的話,我就可以交棒給下一代看守人。」
伊薩希望有關當局在完成調查後能儘快重建聖祠,趕在農曆九月的進香季節之前完成,讓信眾能來祭拜。

(受訪者提供)
信眾大感驚訝
從小就每年隨家中長輩到龜嶼祭拜的黃添源(38歲,零售業)4月18日趁工作休息日,跟妻子珍妮(37歲,收銀人員)一起來到島上。兩人對拿督公廟昨晚失火一事並不知情,被告知後一臉驚訝。
黃添源說:「我們去年才剛來過,當時也是照傳統先後到兩個廟宇祭拜。記得每次去到拿督公廟,我都有很深的感觸,畢竟它不僅僅是宗教場所,它凸顯的是新加坡多元種族的歷史文化。」
他表示,如果獲得重建,聖祠應該更安全防火,避免同樣的意外再次發生。
文:李思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