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新加坡審計署昨日發表2022/2023財政年度審計長報告揭露,新加坡國家法院和食品局在報價方面可能有違規行為,兩家政府機構已經向警方報案。
新加坡國家法院發文告說,審計署在上財政年度的審計長報告中,指國家法院新大樓總值約4億5000萬元的主要建築合約中,有110項、總值為219萬新元的未列明價格的材料報價可能存在違規行為,建議國家法院進行內部調查。
文告提及,如果調查發現存在刑事罪行,就有可能得交由法院處理,因此為避免出現利益衝突,新加坡國家法院已經報案,警方的調查正在進行中。
新加坡食品局則在文告說,審計署發現可能有違規的報價總額為8萬4200新元。當局將全面配合警方調查,並且正在評估採購程序,以便找出根源和落實措施,確保採購程序健全。
審計署也發現,新加坡食品局對巴西班讓果菜批發中心與裕廊漁港的管理公司的監管不足。
新加坡食品局表示,已經馬上採取補救措施,加強巴西班讓果菜批發中心與裕廊漁港的合約管理程序。該局將密切監督收緊後程序的落實並作出檢討,以確保這些程序是實用和有效的。
審計署今年對新加坡16個政府部門、8個國家機關、3個法定機構、4個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旗下的公司,以及金融業發展基金與東協文化基金進行了審計。
審計長對這些財務報表發表「無保留」的審計意見。
審計署也對新加坡國內稅務局和新加坡旅遊局管理的一些冠病補助金進行專題審計,以及對財務報表不由審計署審計的4個法定機構和4個政府基金進行選擇性審計。
被發現有疏失的政府部門和機構,包括通訊及新聞部、國防部、人民協會、新加坡民航局、公共服務署和新加坡旅遊局。
上述報告已經在7月4日提呈給新加坡總統哈莉瑪,周二(18日)提交至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