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失業率創下十年最高,部長:要有更壞的打算
先看一則失業消息...
宇航公司服務之鷹亞洲原本打算裁員144人,其中新加坡人占56%,經協商將比例降低至44%。
服務之鷹(Eagle Services Asia Private Limited)的裁員風波經公司同職總協商,已經達致協議,以確保新加坡人核心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
服務之鷹是新航工程和飛機引擎製造商普拉特·惠特尼(Pratt & Whiteny)的合資公司。該公司是因為2019冠狀病毒疫情導致客戶量下跌,經過暫時減薪、縮短工作周、凍結招聘等成本控制措施後,仍必須減少人手。
被裁的新加坡人比例將降低至44%,但是,結果或有超過144人被裁。
工會為受影響員工爭取到的補償配套則包括每工作一年可獲一個月薪資,以25個月為限;三年的醫藥保險;以及相等於兩個半月薪資的培訓補貼。

(圖:來源自網絡)
受到疫情影響,新加坡今年的失業率達到十年來最高,6月份共有9萬500人失業,其中有7萬9600人是新加坡公民。
今年第一季度,新加坡共有3220人被裁退;第二季激增一倍,共有6700人被裁員,超越沙斯時期(2003年第二季度)的5510人,但低於金融風暴(2009年第一季度)的1萬2760人。
根據人力部最新報告,3月份到6月份的失業率增幅:
一、整體失業率:從2.4%上升到2.9%;
二、居民失業率:從3.3%上升到3.9%;
三、公民失業率:從3.5%增加到4%。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三大經濟支柱:製造業、服務業及建築業的勞動力都出現萎縮,其中又以服務業及建築業的災情最為慘重。
人力部指出,批發貿易及運輸器材業的裁員人數激增,反映了零售業和航空業的需求減少。
人力部長楊莉明指出——
由於新加坡在今年4月7日至6月1日期間實施病毒阻斷措施,第二季的就業市場萎縮是預料中事情。
儘管已分別於6月2日及6月19日展開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解封,恢複本地大部分經濟活動,但外部經濟環境持續疲軟。
除此之外,部分國家已開始出現第二波疫情,在疫情下旅遊相關行業的情況依然險峻,抗疫相關措施的實施亦將拖慢各領域恢復的速度。
楊莉明說,最糟的情況還沒到來。
「我認為採取一種更為謹慎的態度是合理的,即:我們要有心理準備,料到最糟的情況還沒到來。當然,這全取決於我國經濟當中各公司的態度。有些已經重新恢復營業,但即使恢復營業,他們也可能要求現有員工承擔更多工作責任,不打算再聘請員工。」
總的來說,本地就業市場的前景依舊不明朗,企業沒有太多誘因聘請員工,同時也持續承受裁減員工的壓力。

(圖:來源自網絡)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呼籲求職者應改變思維以適應當下的經濟環境,多嘗試新事物,甚至接受較低的薪水。
「因為現在情況不同了,我們需要重新建立自己的事業。」
王瑞傑也建議僱主重新考慮招聘條件,試著聘請有意願學習的員工並好好培訓他們。
「這會比找到100%合適的員工要容易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