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部長楊莉明(前排右二)與客工宿舍的義工們合照。(楊莉明面簿)
作者 倉吉
人力部長楊莉明周四在其面簿上貼文籲請,公眾不要對於每日冠病疫情的高確診病例數據感到「過度驚慌」(overly alarmed),因為這是由於我們對客工進行大量檢測的結果。
「沒有一個國家會像新加坡這麼做!」
這聽起來又像是新加坡的「驕傲「。


新加坡人現在都知道每天數百或是近千的確診病例99%來自客工群體,我們經歷過一天超過1500 病例的高峰,現在每天的數百病例幾乎是小case。
「過度驚慌」的反應已過,現在最怕的是公眾變得「過度放心」,以為社區感染的情況基本上受到控制,客工群體的高度確診病例與我們無關。
確診病例數據高企還要持續一段日子,國際上只看新加坡每天的數據,不會把客工群體的病例跟本地人分開來看。
住在宿舍里的32萬多客工,若當作是一個個別群體的話,則要有效的監控他們的健康情況,是政府抗疫工作的難中之難,想到這一點,叫我們怎能不擔憂呢?

人力部在43個客工宿舍設立醫療站和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檢測站。(聯合早報)
衛生部本星期日透露,本地首次出現2019冠病病毒疾病病例檢測失誤,因實驗室的試劑盒出錯,33人被誤診為確診病例,國家公共衛生實驗室過後糾正這項錯誤,該擺烏龍的實驗室暫停工作。
我們可以慶幸的是,他們是被誤診為陽性,而不是被誤診為陰性。因此,這次的烏龍沒有引起人們太大的驚慌。
傳染病專家認為,任何環節出了紕漏都可能導致測試結果有誤。檢測越多,出錯的風險越高,因此,實驗室和製造商必須維持嚴格的標準與規格。
當局已表示要為所有住在宿舍內的客工進行檢測,目前當局每天為客工進行的檢測達3000個,至本周二為止,有待檢測的客工尚有九成。

醫護人員在西雅豐盛港宿舍的醫療站內為客工進行冠病檢測。(聯合早報)
當局具備一天檢測8000個的能力,最終可提高到每天可檢測多達4萬個。關鍵在於新加坡必須確保足夠的試劑盒供應量,除了在本地製造之外,我國也向中國和韓國購買。
要讓客工儘早回到工作崗位上,就必須提升病毒的採樣效率,新加坡武裝部隊和科技局合作,推出由軍用救護車和其他軍用車輛改裝的移動式試子測驗站。





(國防部長黃永宏面簿)
至今為止,政府已經動用了6個軍營安置客工,並派出多名軍醫支援客工的醫療護理。應付客工疫情,是我國軍隊難得的一次大規模動員演練。
客工的檢測要快而准,烏龍事件一次已經很多。
上個月起,政府力推的追蹤病例接觸史的手機應用TraceTogether(「合力追蹤」)要發揮功能,就得一直掃描藍牙信號,非常耗電(這是一般手機用戶不啟動藍牙的原因),這個手機應用更難獲得客工的捧場。
繼續為客工的健康把關是下一個抗疫階段的重要環節,沒有做好更多的防備,我們再把幾十萬客工放回各領域的崗位上,與社會有更廣泛的接觸,這才會引發社會大眾的驚慌。
人力部日前開始為客工派發2萬個「脈搏血氧儀」,說是推廣遠程問診服務,以更全面的檢測客工的健康狀況。

人力部日前開始為客工派發2萬個「脈搏血氧儀」。(聯合早報)
客工幾十萬人,要更全面地為客工的健康把關,很顯然的基本上必須確保他們有一個衛生的生活環境。現在重新安頓的客工住宿也都是臨時性,非長遠之計。
全球疫情可能拖個一年半載,客工仍必須有個安定的居所。
客工是集體生活,集體工作,連他們來往宿舍和工地之間的交通安排也必須重新規劃,在在都要照顧到社交距離的安全。
在這方面,沒有其他國家的經驗可供參考,因為沒有一個政府肯在客工健康的問題上花費這麼多心思、人力和物力。
新加坡的驕傲,也正是新加坡的無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