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連鎖咖啡館咖世家(Costa Coffee)在過去三個多月,陸續關閉了本地的六家分店,其餘兩家位於荷蘭村(Holland Village)和怡豐城(VivoCity)的分店也將在接下來兩周陸續關閉。
日本連鎖咖啡館St Marc Café在本地的四家分店中,位於怡豐城和濱海廣場的兩家分店也在同一時期相繼結業。
這兩家連鎖咖啡館品牌都在2012年進入新加坡市場。
獨立經營的咖啡館越來越受歡迎的同時,主流連鎖咖啡館卻受高昂租金和高漲成本影響,收益急劇減少。
獨立咖啡館供應店家自己烘焙或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商家的咖啡豆,構成所謂的第三波咖啡浪潮。這波浪潮強調將高品質咖啡作為精品飲料來欣賞,有著不同的準備方式。
第一波咖啡浪潮出現在1800年代到戰後時期,咖啡以即沖和大量生產的形式進入到人們的家中,被認為是方便的飲料選擇。
第二波咖啡浪潮則是在像星巴克這類連鎖咖啡館出現時。
咖世家是繼星巴克(Starbucks)之後,全球第二大的連鎖咖啡店。公司發言人星期二(4日)回復《今日報》詢問時說,公司在今年頭就決定關閉本地的八家分店。
咖世家最後兩家分店,位於荷蘭村的將在這個星期五關閉,而怡豐城分店則會在下個星期天結業。
公司發言人表示,東南亞其他分店都不受影響,不過沒有解釋為何決定退出新加坡市場。
至於未來會不會回到本地市場,發言人表示:「我們致力於留在東南亞地區,也有雄心勃勃的計劃發展咖世家的品牌。」
上個星期,汽水巨頭可口可樂公司剛宣布以70億新元,從咖世家母公司Whitbread手上,收購咖世家。
咖世家在本地的咖啡館的員工表示,今年2月突然接到公司將關閉分店的消息,感到很震驚。他們相信高昂租金是結業的主要原因。
一名咖世家的咖啡師兼店長Yana表示,對公司結業的公告感到無言以對。
31歲的Yana說,來自精品咖啡館的競爭也是分店結業的原因之一,這是因為越來越多顧客更注重「品味」。
一些消費者對咖世家結業的消息一無所知,大部分顧客表示出於方便才會光顧咖世家,會隨時轉而光顧其他咖啡館。
28歲的James Chia每個月會光顧怡豐城的咖世家兩次,他說:「咖世家和其他咖啡館沒有什麼不同。」
獨立咖啡館經營者則觀察到顧客逐漸從連鎖咖啡館大量生產的咖啡,轉而光顧更高品質的烘焙咖啡。

(照片:Raj Nadarajan/今日報)
勿洛北的Percolate咖啡館業者Avin Tan表示,顧客希望更了解他們喝下的咖啡,想知道關於咖啡的來源。
他發現顧客更關注咖啡是否道德採購、咖啡的種植和加工過程以及可持續性:「相比反應較慢的大集團,小公司可以更快達到這些標準和要求。」
Percolate咖啡館從本地、澳大利亞、義大利和德國購買烘焙咖啡豆。
另一家The Dutch Colony Coffee Company的業者Suhaimie Sukiman也說,獨立咖啡館傾向於在店裡自己烘焙或是向本地商家購買烘焙咖啡豆,跟國際連鎖店相比更具優勢,能以相同,甚至更便宜的價格,提供高品質咖啡。
另一個優勢則是這些獨立咖啡館更了解自己的顧客。
Common Man Coffee Roasters and Forty Hands的總經理Harry Grover則說:「在地咖啡館如果是只有一個業者經營總是好的,這樣咖啡師會知道你的名字和(你喜歡的)訂單,不只是千篇一律的產品。」

(照片:Forty Hands)
這跟鄰里咖啡店相似,咖啡店裡的飲料攤和附近居民都熟悉,也知道他們想要怎樣的咖啡,不過這些獨立咖啡館的顧客大多是活躍於網絡世界的年輕一代。
Harry Grover表示,這些顧客追求的是體驗:「人們想要它通過社交媒體展示自己的生活方式。這對我們來說是好事,也讓我們保持誠實,並做好我們的服務。」
26歲的Terence Ong每周光顧獨立咖啡館一次,他說自己更喜歡獨立咖啡館:「咖啡的味道更符合我的口味,我不喜歡過度烘焙的咖啡的味道,就像大多數連鎖咖啡館所提供的。而且我也發現獨立咖啡館的咖啡品質通常比較好。」
Suhaimie表示,每一家咖啡館都有自己的賣點,他還是會光顧星巴克這些主要的連鎖咖啡館,購買他們的冰咖啡。
對於顧客品味的轉變如何讓商家保持警覺,南洋理工學院商業管理系系主任Esther Ho表示,連鎖餐飲業者可向獨立咖啡品牌借鑑,專注在 「顧客體驗」。
她也建議,較為大型的連鎖咖啡館也可以推出更多獨特的選項,像是每家店完全不同的產品,而不是用相同的產品複製在所有分店。
星巴克發言人告訴《今日報》,本地有140家分店,超過2600個咖啡師,是星巴克的重要市場。由於更多消費者追求「獨特咖啡體驗」,為了應付需求,星巴克推出更多新產品,包括限量的典藏咖啡(Starbucks Reserve coffees)。
而在運作方面,獨立咖啡館傾向於在運營成本較低的組屋區營業,而咖世家這樣的大型連鎖店則不得不面對高昂租金,導致利潤被拉低。
Esther Ho表示,這在餐飲業的情況更為明顯,因為一些連鎖咖啡館位於人流量大,也是租金高昂的地區。
淡馬錫理工學院商學系的市場營銷課程主任Gary Lin也說,餐飲業者不得設計新方式來留住原有顧客並獲得新客戶:「這些意味著更激烈的競爭,也需要為好地點支付更高的租金和工資,以留住好員工,提供良好和一致的服務體驗。」
他說這些都是人力資源不足的常見原因,即使是獨立咖啡館也逃不過人力不足和高租金的局限。
儘管獨立咖啡館很受歡迎,還是有很多商家因為人手不足和高昂租金,撐不過前兩年。
除了獨立咖啡館,連鎖咖啡店還面對科技的競爭,精緻的咖啡機讓消費者在家就可以享用到好咖啡,而不必再去店裡消費。
- CH8/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