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這個跨界講座,怎麼請動那麼多牛人?

2018年05月04日   •   4萬次閱讀

前幾天,我們轉發了著名畫家、作家陳丹青2014年在新加坡那一場題目為《母語與母國》的演講報道。這場講座吸引了600多人,所談內容涉及語言和文化,語言和社會,語言和政治,在當時的新加坡引發了許多人的討論。

許多讀者感興趣,很好奇是誰辦了這麼一場演講。

熟悉新加坡文化圈的,應該都聽說過「無界限講堂」(官網連結http://www.unthinktank.sg/UTT/en/aboutus.html)。即便不熟悉無界限講堂,恐怕不會不知道林少芬。

遠的如上世紀的林子祥紅舌狗黑啤酒電視廣告(http://www.welovead.com/cn/works/details/793zjtww)中的經典台詞——「你,怕黑嗎? 黑有什麼好怕的? 怕黑,那你不是白白地活著嗎?「,近的如2014年新加坡潮州文化節(官網連結http://teochew.sg/%E6%BD%AE%E5%B7%9E%E8%8A%82-2014/%E6%96%87%E5%8C%96%E4%BC%A0%E6%92%AD/),都出自林少芬手筆。

根據《聯合早報》報道,「無界限講堂」是由本地廣告才女林少芬創辦的10AM所推出的,目的是為新加坡人呈獻具深度的跨界演講。

陳丹青2014年《母語與母國》就是無界限講堂的開山之作。

像這樣的大型活動,需要多方支持。根據無界限講堂官網介紹,主辦單位和支持單位如下:

無界限講堂辦過的其他跨界講座包括:

《光陰的故事 台灣新電影》2016年11月12日,主講:王耿瑜

《另一個中國》2015年10月31日,主講:陶傑、許知遠

《我們這一代》2015年4月26日,主講:肖全

《大夢無敵 我們締造了歷史》2014年6月8日,主講:魏徳聖、齊柏林、周青元。

新加坡主流媒體曾對無界限講堂的這些講座寫過不少深度報道,讀者們可以點擊閱讀:http://www.unthinktank.sg/UTT/en/media.html

最後,我們再來重溫一下2014年3月16日陳丹青的演說內容,文字由無界限講堂整理(為了團結和諧的大局和我們的長治久安,部分敏感文字只好作了技術處理,你懂的;特此向無界限講堂和陳老師表示歉意):

大家好,我第一次來到新加坡,飛機飛過來時,往下看,以為會遇到幾架搜救(註:馬航MH370)的飛機。海面波浪非常細膩,遠遠看下去像皮膚一樣,上面一小朵、一小朵雲。然後就降落了。降落以後呢,非常快我就發現,太好看的一個島,一個城市。

我不會講演,每次都請邀請方給題目,看看能不能說。彭導就說新加坡華人對華語的教育,華語的前途,有各種擔憂——我的無知和輕率就上來了:我想,好啊,我也在海外待過,我也說華語,跟母國有種種糾纏的關係,那就講「母語和母國」。多麼輕率啊,直到來了新加坡才被警告:「你踩了雷區,要慎重對待,要不然你會傷人,也傷你自己。」

此前我成個老油子了,這回有點緊張,新加坡是個讓人緊張的地方。(眾笑)剛才等在後台,看視頻,看到諸位的大會開始了,好嚴重,像是開十八大的樣子,一套一套介紹……但這也是新加坡的好,有點兒像日本,幹什麼事都如臨大敵,結果來了個傻逼,不知輕重,談什麼「母語和母國」。

(眾笑)

昨天差不多沒敢出去走,宅在賓館房間寫發言稿。前天倒是參觀了孫中山待過的小房子,當年孫先生在那兒聚眾謀反——現在的說法是「dian fu國家#罪」(眾笑)——照片里他跟一幫本地老華僑坐著,都長得很有樣子,在那兒合計謀#反。

我是廣東台山人,我的父親這次也一起來看看新加坡。我們非常服氣,沒話說。早聽說新加坡多麼乾淨、多麼現代化,眼見為實。我走了幾圈,找不到一個地方讓我覺得這裡沒弄好,那裡又不對。沒有——我來自一個醜陋的瘋狂的城市,就是北京;我又生在曾被過度讚美的,但現在也非常醜陋的城市,上海,所以我有對比。每次到日本,很沮喪,我想,什麼時候中國也有個城市能夠跟日本比比——隨便日本的哪個城市——想來想去,想不出。

二戰前的東京,沒法子跟上海比,很土,從前的東京人要飛到上海才能趕上應時的好萊塢電影。諸位一定知道現在的東京,也去過東京。這次在新加坡,我發現終於有座城市,住著很多中國人的城市,可以對日本說:「我們也很好,還比你大!」

可是父親告訴我,半個多世紀前,或者更早,台山老家的人,最好是到美國,到舊金山,比較窮的,會跑到南洋,其中包括新加坡。我們祖村裡有個人從新加坡回鄉,穿的衣服跟他走的時候一樣。他老婆氣死了,就在門口打他:「你怎麼混成這個樣子?!」

南洋華僑曾經很苦的。我相信在座各位的祖上肯定很早過來,天翻地覆。二戰以來,1965年以來,70年代以來,在座很多跟我同輩的人,一定目擊了這個國家怎麼變成今天的樣子。

接下來試著談談我的不知輕重的題目:「母語和母國」。

我先要說,當我想到這個題目時,有個低級錯誤:我自己曾經是海外華人,要來新加坡,就把這裡的聽眾也想成海外華人。我很謝謝這兩天當地朋友警告我:這裡是「新加坡華人」,不是「海外華人」,完全兩個概念。

所以我先退回自己在紐約的身份。我在大陸被稱為「海歸」,所有仍在國外的華人羣體,被稱為「海外華僑」。大陸還有個「僑辦」,我們都是僑辦的工作對象。所有海外華僑,說母語,或者不說母語,用母語批評母國,或者讚美母國,都會牽扯到劇烈的感情問題、情緒問題,有時候會打起來。因為母語問題,就是語言問題,語言問題,就是政治問題。在所有國家,在所有歷史階段,語言問題從來不會超越政治。

我1982年出國。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新世紀,海外華人的變化非常大。我剛去時,很少很少大陸人,主要是廣東人,其次是台灣人。今天完全不一樣了。大家去過紐約就知道,華人小區再也不是從前的廣東台山幫,中原大陸各省份的人都有。大家知道「FL功」。FL功要是在紐約街上示威,罵中國,就有東北大漢,女大漢,上去就打,暴打,警察都扯不住。

這是今天的「海外華僑」。可是換在30多年前,我親眼看見唐人街的廣東青年過春節時,舞龍燈、耍獅子,舞到大陸開辦的店面,會用獅子頭伸進去拱幾下子,同時戲謔地說:「打#倒#中#共!打#倒#中#共!」現在呢,每到十月一日,唐人街掛出許多五星紅旗。

所以三十年來中國大陸的變化,直接影響海外華僑的變化。此下我要非常審慎地區分,這麼一大群海外華僑——北美南美的,西歐東歐的,日本的——不包括新加坡華人。

我來試試看會不會說走嘴。大家知道,大-陸是個不能隨便說話的地方。在這兒不知道能不能稍微隨便一點。如果不能,大家當場告訴,我趕緊打掉幾個牙齒,講完後,再裝回去。(眾笑)

剛才說了,語言問題是政治問題。著名的文學作品,都德的《最後一課》,大家知道。大家也知道,英國人在所有殖民地推行英語教育,德國人在占領區推行德語教育,絕對是政治問題。像早期東正教俄國和希臘語的關係,西班牙和整個南美國家的語言關係,也都是政治關係。中國就早一點了,中國的語言政治開始得很早,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的,兩千多年前,秦始皇就實行「車同軌,書同文」。此後有五四運動、白話文運動,乃至今天在蒙、藏、新疆推行漢語教育,全都是政治。

我起先不知道這些。我生在大陸,只會說國語。我的第一語言其實是上海話,之後在江湖上混,會說幾個省的方言。直到出國前,我沒有母語意識,也沒有母國問題,一切都理所當然。可是一出去,就發現我從小講的普通話,在不同區域的華人圈,上演不同的劇情,這些劇情,就是母語和母國的不斷錯位。

我先到舊金山,見了一堆從未見過的親戚。糟糕,幾天內不能交流,他們生在那裡,全說英文和台山話,可我只會說國語,最讓我著急的是,我無法告訴他們,這幾十年,一家人在大陸經歷了什麼,他們也無法讓我懂他們在外面經歷了什麼。

救星來了,是我一位表舅媽。表舅媽是緬甸華僑,小時候曾經拿著花去歡迎過周恩來總理,她能說國語——這倒有點兒像新加坡華人,說的是普通話——那幾天我跟在她後面,所有講話的場合,靠她翻譯:中國人替中國人翻譯。

結果我要飛去紐約了,語言靠山沒了,我很慌。1982年,大家想想看,中國大陸還土得要死,完全是第三國家,我蓬頭垢面,穿了條自己做的牛仔褲,排在機場的隊伍里,表舅媽知道我慌了,就在人羣里找,一找,找到一對台灣夫婦。哎呦!新救星來了,說國語。一路上五個鐘頭,我們聊到紐約。

可是這麼一交談,語言錯位又來了:他們說的是「國語」,我說的是「普通話」,我很感慨:國語、京劇,國術、國醫、國畫,都是民國語言,我頭一次當面聽一位中國人很坦然地說,他講得是「國語」,在大陸,沒人說自己講「國語」的。

到紐約後,我除了少數大陸朋友,此外的交際便是台灣華人,理由很簡單,就是彼此懂國語,說國語。

可我很快又發現「國語」的錯位。有一次在飯店看到一位壯姑娘給我們端菜,隨口問「您從哪兒來呀」,她背過身去,高聲回答:「自-由-中*國!」這句話,80年代初很多台灣人會對大陸過去的人說,口頭語是:「你們大-陸」,「你們中#共」,我們的口頭語呢,是「你們台灣」。跟台灣朋友初次見面,我們會說「解放後」,他們立即糾正,說,那是「淪陷後」(眾笑)。我說「北京」如何,他們會說「No,對不起,陳先生,我們只說『北平』,不說『北京』」。我的祖父是國民黨軍官,黃埔七期的學生。1989年我終於去台灣見到爺爺了。我隨口說起他曾經參加過的「淮海戰役」,爺爺在那裡被俘過,他說,那是「徐蚌會戰」。1992年,祖父終於被我父親拉回大陸定居了,父親帶著爺爺參觀黃埔軍校,參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也是隨口提到旁邊的「廣州烈士紀念館」要不要去看看。爺爺大怒:「什麼廣州起義,那是廣州暴動!」(眾笑)。

那時爺爺很年輕,在廣州當憲兵隊長。張太雷先生,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共產黨早期的地方領袖,三十多歲年紀,在廣州暴#動,死了不少人,以後有個「廣州烈士紀念館」。

所以,明明祖孫之間,明明兩張中國臉,明明說的是普通話,但是,不斷錯位。

我有一位作家朋友,名叫阿城,他有個非常精闢的,樸素的結論。他說,大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是,中華民國;香港是,清朝。(眾笑)

非常準確。想想看,香港,沒有被國民黨統治過,目前回歸了,我不想說她被共產黨統治,好像開了五十年的支票,不會變,但至少我們說這句話時,香港真的是清朝。證據呢,據說直到七十年代,香港九龍街區的告示,頭一句話,叫做「爾等臣民」,還是朝廷口氣。如果這是訛傳,那麼香港電影大家都看,《無間道》看過沒有?兩張超英俊的臉,一個是劉德華,一個是梁朝偉,拿槍盯著腦袋,說「我是當差的」(粵語發音)。

「當差」,是清朝話,不是民國話,更不是共和國話。共和國說「我是人民警察」,民國話怎麼說,我不知道,「老子警察局的」,或怎麼樣,但不會說:「我是當差的」。香港直到新世紀,還在講:「我是當差的」。

台灣呢,是另一套說法。「本黨同志」,「莊敬自強」,等等等等,大家要是熟悉台灣語言,就知道那是國民黨敗走台灣帶過去的語言。九十年代我在台北中國時報報社走廊,還看到員工獎懲名單,跟電影里民國時期的格式一模一樣。

大陸不必說了。凡是大陸出來的我這一輩,都記得各種口號標語,共*產*黨是個語言黨,非常會創造語言。五十年代,我小時候,百貨公司頂層巨大的標語,「多快好省,建設社會主義」,六十年代是「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七十年代是「造反有理」;八十年代呢,是「摸著石頭過河」;九十年代變成「三個代表」;到了新世紀,「和諧社會」;現在呢,「中國夢」……

1/3
下一頁
孫燕姿生圖現腋下贅肉 網驚呼:嚇到了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白敬亭閃現新加坡!在魚尾獅拍遊客照打卡,還去了濱海灣花園
2025年04月30日   •   9747次閱讀
新劇姐弟戀首大尺度演出 容啟航勤健身
2025年04月29日   •   6840次閱讀
新加坡人周末出國游,又多了一個新去處!巨型水上樂園來了~
2025年04月30日   •   6498次閱讀
【周末去哪兒】馬里奧賽車!兒童娘惹工作坊!免費牛肉自助!麥當勞$1咖啡!
2025年05月02日   •   3762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進到了「真的」侏羅紀公園
2025年05月02日   •   3078次閱讀
新中合作 馬國拍攝 大陸老戲骨主演《獅城山海》
2025年05月01日   •   2394次閱讀
初游新加坡不迷茫!新加坡七大樂園玩轉動物與生態,攻略全奉上
2025年05月02日   •   2223次閱讀
聖淘沙名勝世界打造新商場WEAVE!法國傳奇馬卡龍、四季民福、首爾烘焙店...國際大牌名店插旗開獅城首店!💯
2025年04月30日   •   2223次閱讀
Riize亞洲巡演城市揭曉,新加坡站2026年1月24日震撼開場!
2025年05月04日   •   1710次閱讀
新加坡雷射槍戰場地合集,體驗激情的熱血戰場
2025年05月03日   •   1710次閱讀
在新加坡苦等1年的日本動畫原稿展又來了!宮崎駿、海賊王、櫻桃小丸子…
2025年05月02日   •   1710次閱讀
新加坡夜釣新地標!$22不限量狂釣巨無霸活蝦
2025年05月02日   •   1710次閱讀
獅城電影時隔17年 再次入圍康城主競賽獎
2025年04月28日   •   1710次閱讀
狂歡5月倒計時!新加坡文化遺產節100+場活動邀你赴約
2025年04月29日   •   1539次閱讀
【下周活動】母親節免費音樂會,麥當勞$1咖啡,任天堂快閃店,國家美術館密室逃脫,文化遺產節等你來
2025年05月03日   •   1368次閱讀
出演《獅城山海》 吳岱融變痴情種
2025年05月02日   •   1368次閱讀
南洋熱血傳奇劇《獅城山海》定檔0430!巍子楊旭文雙雄聯袂衛山海
2025年04月28日   •   1197次閱讀
新加坡最燃雷射槍戰指南!真人CS發燒友 & 遛娃黨必收藏
2025年05月01日   •   1197次閱讀
新加坡文化遺產節5月1日啟幕 美食演藝齊放展現本地多元魅力
2025年04月29日   •   1197次閱讀
燃爆獅城!J Hope新加坡首秀火力全開,用舞台詮釋「全能王」魅力
2025年04月29日   •   1026次閱讀
震撼開場!超6萬朵鬱金香在新加坡濱海灣開放!附攻略詳情
2025年05月01日   •   855次閱讀
香港金像獎得獎電影巡禮 新加坡影院原音放映三部片
2025年05月03日   •   855次閱讀
星光、草坪、交響樂!新加坡兩場免費音樂會,這樣過母親節太愜意了
2025年05月04日   •   513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