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加 坡 · 花 園 中 的 城 市
今個帶大家了解一下【新加坡最大的景觀工程:新加坡濱海灣花園】

廢話不多說,要開始秀知識點了!
▍背景故事
新加坡濱海灣花園是新加坡市中心的超級花園,2005年政府計劃由原本的「花園城市」開始向「花園裡的城市」轉型而規劃的景觀項目(設計菌以為就是把花園修大點?)
耗資10億元造價,總體規劃方案由英國園林建築公司Grant Associates負責進行。園區共分成三個部分: 濱海南花園、濱海東花園,以及銜接二者的濱海中花園。

設計師靈感來源於新加坡的國花「萬代蘭」,他認為萬代蘭美麗優雅高貴冷艷非常符合他這個設計作品的逼格。
於是這個作品就誕生了!
▍實景瀏覽

兩個玻璃房巨型冷室,花穹占地1.2公頃,有38米高,設計師的精心設計令建築物的結構可以產生陰影,使室內溫度降低,氣溫保持在23°C到25°C。
花穹內有7個主題園,展示不同地區的植物花卉特色。園內融合了非常多的學科,包括規劃工程師、建築工程師、園林工程師、燈光設計師和能源管理工程師,總而言之非常牛逼!

花穹對面就是雲霧林,占地0.8公頃,氣候環境模仿1000到3000米高處熱帶山區的潮濕涼爽特點。新加坡地勢平緩,沒有熱帶高山環境,雲山外落差35米的瀑布則為室內空氣提供了水蒸氣,增加潮濕感。

山體覆蓋滿各種熱帶植物,有圓環雲中走道看起來好像過山車一樣。山腳還有一些圖騰雕塑,這是把原始部落搬到自己家門口了呀!佩服佩服!!!

園內讓人印象最深刻的要素是這些高25至50米 的擎天大樹,上面生長著垂直花園,攀援植物,附生植物還有蕨類植物。
▍城市景觀設計的世紀難題
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主要遇到了三方面的挑戰:
一是新加坡的高速發展,人口居住密度極高,如何將空間合理利用使之能夠呈現最美的園景
二是如何保障生物的多樣性,做到恆溫恆濕,還擁有可靠的能源管理;
三是如何做到節能、環保和可持續。
▍可持續措施
排水在新加坡可是頭等大事!完善的循環系統使花園內每個部分的水資源都可以通過生物系統自我凈化,達到可循環利用的效果。

生態系統
有降雨時,雨水收集設施非常愉快的吃飽喝足後,會清潔一部分水放入水庫貯存起來,另一部分會大方地分給溫室里的植物和設施用水。
花園裡每天也是會產生生物肥料(我們要學術一點)經過燃燒後會通過煙道驅動擎天大樹通風,最重要的是燃燒產生的電可以用於基地和溫室。
當太陽光非常強烈時,支撐起一片藍天的梁結構就更辛苦了,還要為遊客遮擋陽光,當然了,步道下面的風扇也是非常賣力地生產氣流,將熱空氣從排風口排出,維持室內的恆溫。
對於新加坡這種連水都要進口的國家來說,這種可持續的生態設計真是讓新加坡人民感激涕零,無以言表!
不得不說,新加坡的憂患意識非常強烈,行動力也很強。新加坡的未來城市夢憑藉濱海灣花園傳遞給每一位遊客:優秀如我

大樹節能系統
梁結構的難兄難弟——大樹冠在白天主要作用就是遮陰避雨,集中一部分樹冠和植物冷室系統相連,發揮起通風和水循環降溫的功能。
另一部分樹冠也沒閒著,安裝上太陽能光伏電池吸收太陽能,供夜間燈光照明。可以說是非常的環保。

花園水循環系統
水庫的水抽進濕地後,被運送到日月湖,通過蜻蜓湖,再轉移到翠鳥胡,又通過院內的水流,最後將水排出。
通過地面上的過濾床把水清潔過濾,最終達到收集地表徑流,通過花園形成水循環的目的。

節能

降低植物冷室需求

垂直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