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局勢轟轟烈烈, 網上開始有人把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關係,類比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係。
新加坡之所以強勢發聲力挺烏克蘭,是害怕馬來西亞的「侵略」嗎?

記者:直到今天仍有人說 新加坡是馬國失去的領土
新加坡外交部長,立場鮮明地表態,並且做出一些制裁俄羅斯的舉動。
路透社:《新加坡對俄羅斯進行一些適當的制裁和限制》

(圖源:路透社)
李顯龍總理隨後通過Facebook發聲,用了「強烈譴責」這樣的字眼。

李顯龍:新加坡強烈譴責……

(圖源:FB)
一些網友認為新加坡不應該「趟渾水」,畢竟國家小、「人微言輕」。


(微博網友)
不過相比網友的不理解,馬來西亞一位記者發言表示「理解」,
因為新加坡這樣的小國,時至今日都還被馬來西亞稱為「丟失的領土」,活在大國的陰影下。

(記者阿茲米)
《南華早報》派駐吉隆坡的馬來西亞特派員哈迪·阿茲米(Hadi Azmi)在推特上發表自己的意見:
「我能理解新加坡的出發點。普京的收復歷史領土主張(irredentism),想將烏克蘭重新納入原本俄羅斯版圖的做法,是一個新加坡很可能會面對的相似威脅。
時至今日,很多馬來西亞人在提到新加坡時,依然稱新加坡為『我們失去的島』。」

(圖源:推特)
好傢夥,一段話信息量極大。
首先他認為俄烏戰事,普京有著收復歷史領土的意願。
其次他覺得新加坡也會面臨「被收復」的威脅,因為好多馬來西亞人現在還是覺得新加坡是他們丟失的領土。

新加坡網友: 當年,是你們拋棄了新加坡
阿茲米這段話,似乎引起了一些新加坡網友的不滿。
他們在評論區抗議:當年你們把新加坡踢出馬來西亞, 現在看新加坡經濟好了,天天叫囂新加坡原本屬於馬來西亞,強調歷史淵源。

「典型的,狹隘的馬來西亞人思想。」

「新加坡並沒有 "丟失",他們是被踢出聯邦的。當新加坡在為自己的生存而掙扎時,馬來西亞人並不想要它,現在當它富裕了,他們又想要它。」

「笑死了,馬來西亞人應該知道新加坡是被踢走、拋棄的吧」

一些馬來西亞網友可能不太清楚或者已經遺忘了這段歷史,新加坡人可是對國父李光耀的眼淚記憶猶新。
新加坡被踢出局
1963年,新加坡從英國殖民脫離之後加入了馬來西亞聯邦。
華人為主體的新加坡努力嘗試過與馬來亞融合, 在談到如何處理種族問題時候,李光耀說要讓異族同胞也感到是「一家人」。

但後來還是爆發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馬來亞聯邦頻頻「找茬」。
1964年7月21日,新加坡爆發了歷史上最嚴重的種族騷亂。1965年5月召開的馬來西亞聯邦國家議會上,議會最大黨巫統一方的馬哈蒂爾率先發難,將矛頭直指整個華裔族群。
將新加坡從聯邦中踢掉,可以稀釋聯邦里的華人比例。

原本作為馬來西亞一部分的新加坡, 在 1965 年被馬來西亞國會全票通過驅逐而被逼獨立,李光耀在記者會上流下淚水。
他甚至遺憾地說:「我一直認為新馬應該合併,我們的經濟和地理一脈相承,人民血濃於水。」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驅逐出馬來西亞聯邦,宣布獨立, 如今新加坡的國慶日,就是當年的弱小無助,孤立無援的獨立日。

李光耀哭什麼呢?
當時幾乎沒有人相信,這個貧窮的小島可以生存下去。
新加坡自然資源匱乏,人口主要由文化歷史與種族都大不相同的新移民構成,當時一個多世紀以來,一直被殖民、占領和侵略……

*新加坡經歷了英軍、日軍 李光耀曾為了沒有資源、沒有腹地、前途渺茫的新加坡哭過。
不過他很快振作起來,制定了一系列,後來被歷史證實正確的決策,幫助新加坡經濟起飛。
50幾年後,新馬差距大
現在,這個領土面積剛過700平方公里、人口500多萬的彈丸之地, 以高收入、無外債的姿態,穩坐全世界最穩定、發達的經濟體之一。

當年李光耀振奮人心的演說如今成真:
「這裡曾是泥潭、沼澤,但今天它是現代化城市,十年後,它將成為國際大都市!」

新加坡當年作為一個「棄子」,現在如此成功。
難怪新加坡網友在面對陰陽怪氣的論調時候,也能夠有力地回擊。
高效的公共運輸、住房、教育、醫療,和相當的安全, 如果我們還在馬來西亞領土板塊下,我們不是「被丟失的島嶼」(lost the island),我們會成為「頹廢的島嶼」(the lost island)

一晃眼50幾年過去,新馬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即使拋開上述網友的總結,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差距,如果談到人均收入,那就更大了。
2021年9月22日標題為《馬來西亞VS新加坡,為什麼我們這樣落後?》的YouTube視頻爆紅。
這位馬來西亞博總結,現在兩地的人均月薪差距已經達到了5倍左右, $804新幣VS$4100新幣……

他大誇新加坡的立國之本:重視投資教育、高薪養廉、公共住房等等,為經濟繁榮打下穩固的根基。
新加坡的國防 是在防馬來西亞嗎?
說到前面,面對網友反駁,阿茲米回覆說就算和歷史事實不符,現在一些馬來西亞人確實這樣想。
「既然很多人指出馬來西亞當年並沒有『失去』新加坡,那我再解釋下: 對於一些馬來人來說,有些認為失去這個島,不是丟失給新加坡共和國,而是丟失給華人。 我是一名記者,難免會碰到奇奇怪怪的人。」

言外之意,難道,馬來西亞真的還在「覬覦」新加坡嗎?
李顯龍:俄烏是一次啟示
聯想到李顯龍總理在表態譴責俄羅斯時候,提到:
"如果國際關係建立在'強權即公理'的基礎上,對於像新加坡這樣的小國來說,世界將是一個危險的地方。
這就是為什麼新加坡堅定地支持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該憲章禁止對一個主權國家的侵略行為。" 外交部長也強調新加坡反對的不是俄羅斯,而是違反國際法,欺負小國的行為。

(圖源:DW)
李顯龍總理認為俄烏戰爭是一次啟示, 新加坡這樣的小國必須要有自衛的能力,因為條約和外交條款可能會像俄烏這樣失敗。
"對我們來說,烏當時和現在的教訓是鮮明的。當條約和外交失敗時,我們不能依靠他人來保護我們。我們絕不能失去自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