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癌症發病率逐年增加,但整體癌症死亡率明顯下降,10大常見癌症的五年存活率近年來也提高,這包括肺癌、肝癌以及胃癌等存活率一般較差的癌症。其中原因是早期診斷率提高。
根據新加坡癌症註冊局2月份公布的2019年最新數據,本地年齡標準化的癌症發病率從1998年至2002年的每10萬人中有216.8人確診癌症,增至2015年至2019年的235人;死亡率則從每10萬人有114.4人死亡,減少至77.6人。
2015年至2019年期間,分別有3萬8077名男性和4萬零127名女性診斷出癌症;1萬5605名男性和1萬2940名女性因癌症病逝。這相等於每天有約43人確診癌症,以及約15人死於癌症。
新加坡醫療集團癌症中心醫務總監兼腫瘤內科顧問醫生黃醒榮受訪時解釋,癌症發病率上升是已開發國家普遍出現的問題,尤其當人口迅速老化。隨著人們的飲食包括更多加工食品及紅肉等,以及更少運動,大部分工作從體力活轉為腦力活,本地肥胖率攀升,也會提高結腸直腸癌等的發病率。
「死亡率下降、存活率提升,除了因醫療科技的發達,也因大眾對癌症的認知顯著提升,並且更願意接受乳房或結腸直腸癌等篩查。很多人更了解癌症的初期症狀,因此一發現身體有異常就立即求醫。」
從2003年至2019年,許多常見癌症早期診斷率提高,存活率更是取決於癌症是否發現的早。
男性中,2018年至2019年,到了第三和第四期的晚期才確診的肺癌和胰腺癌症患者分別占80.7%和74.5%。因此在這兩年間,男性10大常見癌症中,這兩組病患的五年存活率最低,分別是只有17.3%和10.8%。
至於女性,早期發現的肺癌比率從2003年至2007年的13. 8%倍增至2018年到2019年的27.4%;胃癌則從26. 9%增至37.6%。這兩組癌症病患的五年存活率在這期間也明顯提高,肺癌翻倍至32.2%;胃癌從25.6%增至42.6%。
不過,每四名肺癌病患幾乎三人仍是晚期確診,每八名胃癌病患就有五名晚期確診,因此這兩組病患的五年存活率仍是女性10大癌症病患中最低的,從2018年至2019年,分別為32.2%和42.6%。
至於一些癌症為何普遍在晚期才發現,黃醒榮指出,除了結腸直腸癌和子宮頸癌等癌症潛伏期較長,許多原發癌初期難以察覺,一些如胰腺癌的篩檢方式也較複雜,涉及到成本效率問題。
「例如肺癌,半數以上的病患其實不吸菸,我國還未收集足夠的臨床數據來識別出不吸菸而仍處高風險的群體來進行大規模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