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以來,新加坡政府高度注重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積極務實地與中小企業互動,為其搭建全方位創新發展平台,走出了一條符合新加坡國情的中小企業創新發展之路。
在新加坡經濟中,中小企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按照新加坡政府的定義,中小型企業即年度營業額不超過1億新元、雇員人數不超過200人的企業。中小型企業占新加坡本土企業總數的99%左右,用工人數占社會用工總量的65%以上,對年度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50%。
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視為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動力。政府在制定中小企業中長期創新發展政策時,能夠根據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積極為中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數字化轉型、吸納優秀人才、提升員工新技能和尋找新商機等方面提供引導、支持與幫助。政府也注重根據中小企業提交的商業計劃提供整體援助,鼓勵中小企業以創新為依託做大做強,成長為新加坡經濟增長的中流砥柱。
鑒於中小企業一般資源有限,專門設立內部創新團隊成本很高,自己培養科技創新人才比較困難,新加坡政府把研究與創新技術部門和企業聯繫起來,讓中小企業藉助社會研發設施和平台實現創新發展,組織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中小企業培訓和培養人才,鼓勵科研人員走進企業,企業與科研機構加強合作。新加坡政府每年舉辦「新加坡科技創新周」活動,旨在提高企業創新意識,完善國家創新生態系統。
新加坡政府積極為中小企業提供政策支持。例如,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政府加大幫扶力度,與企業一起共克時艱。2020年新加坡政府在財政預算案中安排40億新元的經濟穩定與支持配套資金,幫助企業員工保住工作崗位和提升技能。新加坡政府2022年財政預算案中援助和津貼計劃的設計,著眼讓中小企業得到最多利益,增添企業活力,幫助企業提升技能。
除了著眼當下,新加坡政府也經常提醒中小企業要順應世界經貿發展趨勢與潮流,適時主動謀變,尋求多元化發展,向廣袤的海外市場進軍。
數字化建設是中小企業轉型的大勢所趨。新加坡政府2017年推出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計劃啟動至今,已有7.8萬多家中小企業加入。特別是疫情暴發後,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加速採用數字解決方案,使用數位技術加強網絡和數據安全,改進工作流程及通信交流方式,運用數位技術推廣產品和品牌,加強國際化戰略和技術創新。目前,新加坡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在亞太區域名列前茅,對經濟的貢獻與日俱增。
高素質的人才是中小企業創新的關鍵。新加坡政府注重為企業員工提供技能培訓服務。有關院校與新加坡精深技能發展局推出的「企業學習聯盟」,旨在促進企業、成人培訓機構及教育工作者之間的知識共享,推動職場培訓文化,增強中小企業的韌性和競爭力。通過培訓,讓員工能夠把握科技潮流,讓企業能應對科技和業務顛覆性轉變所帶來的挑戰。2020年,有1.48萬家新加坡企業參加了提高生產力和技能的培訓項目,同比增長78%。
新加坡政府還鼓勵中小企業「出海競爭」。早在2000年,新加坡政府就制定出台了《新加坡中小企業21世紀10年發展計劃》,目標是培育眾多具有世界競爭力的中小企業,鼓勵支持中小企業「走出去」。政府部門利用在海外設立的辦事處,協助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今年,新加坡推出「企業國際化計劃」,旨在將中小企業培養為新一代的國際化企業。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和經濟發展局將為具有高增長潛力和宏偉前景的企業提供更多量身定製、以企業為中心的協助,協助領域包括培養全球化執行管理人員、促進併購、改善融資渠道等。新加坡經過多年努力,目前已有22家土生土長的初創公司躋身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行列。新加坡政府還推出了新加坡國際化企業領袖培育計劃。
多年來,新加坡中小企業的發展與壯大,既得益於政府的積極引領和保駕護航,提供了全方位支持與適時援助,也得益於中小企業已普遍認識到重視創新和勇於創新的重要性,以創新謀求健康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