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發出重要提醒,提醒在新中國公民重視防範「虛擬綁架」類電信詐騙。
全文如下:
近期,我館連續處置兩起在新中國留學生遭遇「虛擬綁架」類電信詐騙案件。目前,當事人雖均已找到,但當事人家庭遭受不同程度財產損失。
詐騙分子往往利用當事人「怕事」心態,通過冒充當地執法人員等欺詐手段獲取當事人的個人信息,隨後將電話轉接到「國內公檢法機關」並發送虛假的「逮捕令」「通緝令」「法院傳票」等,誘騙當事人下載網絡社交軟體進行一對一聯繫。期間詐騙分子會要求當事人以「協助調查」為由與外界斷絕聯繫、自行租房、甚至前往第三國藏匿並拍攝遭「毆打」等視頻,後把視頻發給當事人家長索要「巨額贖金」。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鄭重提醒在新中國公民切實提高防詐意識,提升自我保護能力,嚴防包括「虛擬綁架」詐騙在內的各類電信詐騙。如接到類似涉嫌詐騙的電話、郵件,尤其那些顯示來自海外、有「+」前綴的電話,要做到「遇事不慌」「來電不信」「要錢不給」三原則,並第一時間報警或撥打我館領保電話進行核實。
如何識別電信詐騙

在此之前,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已多次發布消息,提醒中國公民注意防範電信詐騙,在海外的留學生需要知曉常見的詐騙手段,以及識別他們的方法。
詐騙分子往往會冒充DBS銀行、DHL快遞、中國大使館、公檢法等機構對接電人實施詐騙,其中以「冒充DBS銀行」類電信詐騙居多。另有我留學生也遭遇「虛擬綁架」類電信詐騙。
(一)冒充DBS銀行類電信詐騙。詐騙分子設置自動語音電話,稱接電人有文件待領取,並引導其接入人工服務。「DBS工作人員」在獲取接電人個人信息後謊稱接電人銀行帳戶被人冒用,並將電話轉接至「中國公安」。「中國公安」 謊稱接電人捲入洗錢、詐騙等國際犯罪案件,出示偽造的「逮捕令」,以坐牢等威脅要求受害人將「保證金」匯入指定「安全帳戶」或提供個人帳戶信息及網上銀行登陸、轉帳動態密碼,隨後將帳戶中資金盜走。
同時,我館還發現,詐騙分子有可能同時詐騙多人,讓他們將現金放在指定位置(某公共區域儲物櫃等),並指使其中一人充當「錢騾」,將這筆資金購買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給詐騙分子。
(二)「虛擬綁架類」電信詐騙。詐騙分子通過類似(一)中手段獲取當事人信息和信任,脅迫當事人切斷手機、微信等常用聯繫方式,造成與家人或親友「失聯」的假象。在此過程中,當事人只能使用詐騙人提供的QQ號、微信等單線聯繫。詐騙分子往往要求當事人藏匿起來,有的還欺騙、誘導或威逼當事人拍攝自己被捆綁、毆打甚至裸露的照片或視頻,向家長哭訴自己被綁架等。詐騙分子趁當事人與外界「失聯」期間,冒用當事人微信或手機聯繫家長,謊稱孩子被「綁架」,並發送相關照片或視頻,騙取巨額「贖金」。
中國駐新加坡使館提醒在新中國公民,特別是留學生,如接到類似陌生電話要通過可信渠道向使館或新加坡警方等機構核實,要與家人、朋友溝通商量,冷靜處置。不要輕信來源不明的電話,不要聽從詐騙分子轉帳要求,把住錢袋子,不要泄露個人身份及銀行帳戶信息,不給詐騙分子任何可乘之機。
如不幸被騙,要立即向新警方報警,並聯繫本人開戶銀行,採取凍結帳戶、追討或其他止損措施。必要時,要向本人國內戶籍地公安機關報警(報警電話110),本人無法直接報案的,可通過國內親屬報案。
新加坡反電信詐騙熱線電話:
新加坡反詐騙舉報網站:www.scamalert.sg
新加坡報警電話:999 (境內)
+65-62550000(境外)
中國駐新加坡使館領事保護與協助緊急求助電話:+65-64750165
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電話:+86-10-12308或+86-10-65612308
另外還可以通過新加坡政府成立的「謝絕來電登記服務中心」,通過註冊電話號碼謝絕商家機構的來電或簡訊。
網址:https://www.dnc.gov.sg/index.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