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與新能源相近,新加坡電力零售商用戶跌破四成

電價波動導致新加坡本地一些零售商不堪財務壓力而退出市場,加上電力零售商和新加坡能源集團的電價越發相近,更多家庭重新向新能源買電。向零售商購電的家庭比兩年前減少九個百分點,市場份額跌破四成。
能源市場管理局市場發展與監管署署長曾君亮答覆詢問時說,今年3月至5月,每月有大約3000家企業同電力零售商簽署購電合約;這三個月內,有400多家企業從批發電價配套轉向零售配套。
在家庭用戶方面,轉向零售商購電的用戶呈下降趨勢。2021年,本地有48%的家庭轉向零售商購電;這個比率到了今年7月下滑九個百分點,至39%。
新加坡自2018年開放電力市場,消費者可根據個人需求,向電力零售商簽訂合適的電力配套,這使電力市場更具競爭力。
不過,能源供應從2020年起,因冠病疫情和俄烏戰爭等因素麵臨挑戰,市場電價隨之變得不穩定。能源危機影響了電力零售商的業務,先後有六家零售商退出市場。
能源局今年8月起陸續收緊對電力零售商的監管,確保只有具備足夠財務能力的零售商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