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快訊2019-nCoV
根據新加坡衛生部公告,10月15日,本地新增冠病病例8037起,比前一天少了1050起。
新增本土感染7764起,其中,739起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呈陽病例,7025起抗原快速檢測(ART)呈陽病例。
新增境外輸入273起,其中,31起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呈陽病例,242起抗原快速檢測(ART)呈陽病例。
過去七天平均每日新增7967起本土病例,每周病例傳播率持續下降至1.56。
過去一天,有9023人出院或完成隔離。
新加坡目前共有574人住院,比前一天多12人;普通病房需要氧氣供給的51人,比前一天多了7人;加護病房的冠病病患13人,比前一天多了4人。
無新增死亡病例,累計死亡病例1641起。
本地確診病例累計200萬5884起。
過去28天的12萬6637起確診病例當中,99.8%沒有症狀或只有輕微症狀,0.2%需要氧氣供給,0.03%住進加護病房,0.02%病逝。
疫情資訊

XBB毒株引發的疫情 預計11月中達到頂峰
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10月15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這一波由感染奧密克戎亞型變異毒株XBB引發的疫情,預計會在11月中達到頂峰,之後開始下降。
這波疫情會持續多久,以及會有多少病例,取決於再感染率。
預測顯示,這一波疫情會是「短而尖銳」的,七天移動平均可達1萬5000起病例,一般新增病例較高的星期二甚至可能出現2萬至2萬5000起病例。
再感染率上升 目前占新增病例的17%
新加坡的再感染率過去一個月逐漸上升,從9月中的5%左右,上升至目前占所有新增病例的17%。衛生部說,這是因為人口的自然免疫力逐漸下降。
根據衛生部提供的最新基因排序數據,在10月3日至9日之間,本地社區病例中,感染奧密克戎亞型變異毒株XBB的病患占了54%,約24%是BA.2.75,另21%則是BA.5。XBB是由BA.2.75和BA.2.10結合的新奧密克戎亞型變異毒株。
新加坡數據顯示,過去兩周新增的XBB病例中,這些病患入院治療的風險,較感染BA.5毒株的病患低約三成。過去一個月來,冠病死亡病例也沒有上升的趨勢。
目前在加護病房的冠病重症患者中,沒有人感染XBB毒株。
衛生部:增加冠病床位應對激增病例
衛生部10月15日發文告說,新加坡過去兩周的冠病確診病例呈上升趨勢,公共醫院已經增加200張病床以作應對,未來兩周可提供逾800張病床給冠病確診患者。
另外,冠病治療設施的收治能力也將加強,到下月初逐步增加到超過800張病床。
3至12個月嬰兒及妊娠期36周以下孕婦 確診後可居家康復
基於奧密克戎變種毒株對3至12個月嬰兒及妊娠期36周以下的孕婦的風險較低,10月25日起,這兩個群體若確診冠病,將按照冠病醫療方案二,也就是居家或在個人主治醫生的照料下康復。
目前,3至12個月嬰兒及妊娠期36周以下孕婦若確診冠病,都將按照冠病醫療方案一分診,才被安排到居家康復計劃。
衛生部也提醒這些患者,在居家康復期間應繼續密切監測是否出現呼吸急促、胸痛、持續發燒等冠病症狀。如果症狀惡化,應尋求醫療幫助。
王乙康:不排除在必要時重啟部分安全管理措施
衛生部長王乙康表示,鑒於本地出現新一波由XBB毒株引發的冠病疫情,七天移動平均病例可能達到1萬5000起,因此不排除在必要時會重新啟動一些安全管理措施。例如重新規定在室內戴口罩,和疫苗接種差異化安全管理措施等。
王乙康表示,XBB毒株引發的重症率相對較低,本地目前沒有感染XBB毒株的病患住進加護病房或需要氧氣供給,但接下來幾個星期必須繼續關注情況。
獅城
昨日詳情
冠病疫情2019-nCoV

10月14日,新加坡新增確診9087人,其中,8763起本土感染,324起境外輸入。
本土感染病患中,70歲以上年長者809人。



截至10月14日,新加坡共562名冠病病患住院,其中,448人是60歲以上年長者,占住院人數的79.7%。

截至10月14日,ICU重症患者9人。

每周社區感染率連續35天高於1,略微下降至1.64。


過去28天共12萬0575起確診病例,其中,99.8%沒有症狀或只有輕微症狀,0.2%曾需要氧氣供給,0.03%曾住進加護病房。
新加坡近28天的冠病病患死亡率為0.02%。
新加坡疫情
輸入病例概況

新加坡疫情
住院病例年齡分布:

10月14日,病情穩定病患509人,其中,401人是60歲以上年長者。

10月14日,普通病房需要供氧病患44人,其中,41人是60歲以上年長者。

10月14日,ICU重症9人,其中,6人是60歲以上年長者。

10月14日,新增死亡病例2起,其中,1人是70歲以上年長者,1人年齡介於40-59歲。
信息來源:新加坡衛生部及新加坡政府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