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訪攤販指出,這個攤位已空置了一兩年,近來才釋出供人申請,十分搶手。(新明日報圖)
(新加坡訊)新加坡勿洛南路第16座巴剎與熟食中心有人出4180元(新幣,下同)競標攤位,創下該處的最高紀錄,「落選」攤販驚訝表示以為出3000元競標已經很高了。
《新明日報》報道,新加坡 國家環境局2月份全島小販攤位競標列表出爐,勿洛南路第16座巴剎與熟食中心的14號攤位最高競標價高達4180元,刷新紀錄。緊追其後的3名競標者都給出超過4000元的價碼,分別為4110元、4068元和4008元,競爭十分激烈。

勿洛南路第16座巴剎與熟食中心有人出4180元競標攤位,寫下該處的最高紀錄。(新明日報圖)
《新明日報》記者走訪現場,受訪攤販都說,由於該熟食中心難得有攤位出租供競標,引起不少同行的興趣,在這個空置攤位對面營業的攤主杜先生(66歲)就是其中之一。
杜先生說當局一釋出這個攤位,他就以3000元競標,最後卻未能擠入「前五」,感到十分詫異。
「這裡的市場價大約介於2500至2800元,我以為開出3000元的標價勝算就會大,沒想到有人竟出超過4000元。
杜先生在此營業五六年,目前是向原始攤主以3000元租下,他希望能自己標下攤位,3年後更新合約時可探討降低租金。
「如果這裡靠近地鐵站,那4000多我還能理解,但它不靠近地鐵站,平時就是工廠員工和居民。」
對面雞飯麵攤位助手陳女士(45歲)則透露,該攤位過去一年是作為小販培育攤位使用,但遲遲都沒有人進駐。
「現在2000多都很難做,竟然還標到4000多。」
在此營業七八年的西餐攤販則說,該熟食中心1000多元租金是比較普遍的。不過她認為,每個攤販的想法和營業模式不同,相信攤販有自己的考量。
根據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官方數據顯示,在2012年3月至2023年1月期間,勿洛南路第16座巴剎與熟食中心的最低租金是588元,於2014年2月標出,售賣印度食物。最高則是3808元,於2021年3月標出,可售賣清真熟食。
附近攤販透露,該攤位已空置一兩年。
根據環境局官網記錄顯示,攤位曾於2018年8月以1620元標出,售賣印度餐。
過去,清真熟食競標價往往會比普通熟食要低,但勿洛南潮州糜飯攤攤主黃耀光則指出,目前熟食攤位不論是否清真,市場競標價都逐步攀升。
攤販指出,生意已逐步恢復至疫情前,但仍流失附近工廠人流。
記者日前下午4時走訪現場,該小販中心共有約66個熟食攤位,但不到三分之一的攤位營業,受訪攤販都表示,小販中心周一人流較少,屬正常情況。
熟食中心臨近工廠和組屋,大多數攤販以早市為主。黃耀光受訪時說,目前生意已大致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不過他坦言,這一帶人潮正逐步流失,主要是附近工廠關閉,導致人潮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