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曾發簡訊暗示要自殺,婦女被控開煤氣企圖謀殺9歲兒子,日前被判無罪釋放。
涉案的是名40歲婦女,她育有兩個孩子。為了保護受害人,法官諭令媒體不准報道可能泄露他們身分的資料,包括被告的名字。
《新明日報》報導,總檢察署受詢時披露,被告早前發簡訊給親戚,暗示要自殺,警方和民防部隊隨即上門,進而發現廚房爐灶沒關,而被告和兩個孩子當時在房內睡覺。
警員立刻叫醒三人,並把他們送院治療,所幸被告和孩子都沒受傷。

被告早前發送簡訊給親戚,暗示要自殺,警方和民防部隊隨即上門。(檔案示意圖)
主控官在2019年5月17日以企圖謀殺罪名的「暫定控狀」(holding charge)提控被告。
控狀指她在同年5月16日早上6時至10時半之間,在家中開了爐灶,導致氣體泄漏,試圖謀殺9歲兒子。
但隨著調查的結束,控方考慮到眾多因素,包括沒證據證明被告有意圖傷害自己的兩個孩子,於是在刑事法典336(b)條文,即疏忽行為危及他人生命安危罪名和防止騷擾法令下,向被告發出24個月有條件警告的指令。
控方在2020年1月31日下達指令,初級法院也在同年2月4日裁定她企圖謀殺罪無事省釋(DNATA)。
由於被告遵守有條件警告,這也包括服從兒童保護服務處為了照顧,以及保護孩子而擬出的安全計劃,控方因此申請讓她無罪釋放(DATA),法庭在今年1月19日批准申請。
DATA和DNATA有何不同?
無罪釋放(DATA)和無事省釋(DNATA)有什麼不同?
前者算是成功脫罪,是真正自由人。後者不等於無罪,因為控方一旦掌握更多罪證,仍可傳召被告出庭,面對同個罪名和可能涉及的其他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