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B.1.5(海怪克拉肯)幾乎席捲全球,今年1月,WHO發言人公開表示:這是迄今最具有傳染力的奧密克戎(Omicron)亞型變異株。
而新加坡卻似乎並不在意這件事,本地專家更是建議提前下調警戒級別。

新加坡為何這麼膽大?看完專家們對XBB.1.5的分析,大家或許就明白了!
XBB.1.5毒株氣勢洶洶 專家分析:更像是「紙老虎」
去年10月,研究人員在美國東北部發現了一株感染力極強的奧密克戎新變異株,並將其命名為XBB.1.5。
12月初時,XBB.1.5就占據美國新冠病例總數的2%了,到了12月末時,感染數據一路狂飆至40%!(數據來源-STAT)
直到今年1月,最早發現XBB.1.5的美國東北部,該毒株已占新增病例的70%以上。(數據來源-華盛頓郵報)。

圖源:washingtonpost
不僅是美國「淪陷」XBB.1.5中,到今年1月份時,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歐盟、中國香港等至少25個國家/地區都檢測到了XBB.1.5的存在 。(數據來源-WHO1月4日新聞發布會)
為了防止群眾胡亂猜測,各地的專家們都公開了XBB.1.5的研究結果。

示意圖
XBB.1.5傳播快,破壞力低 新加坡專家建議:下調警戒級別
據美國著名病毒研究機構研究員Jesse Bloom在社交平台發布的文章顯示,XBB.1.5RBD上的F486P能增強與ACE2(病毒進入人體時需要打開的「細胞鎖」)的結合力。
因此傳染力極強,RT值甚至達到1.6,遠高於其他種類的毒株。
不過,即使XBB.1.5的傳染力比奧密克戎強,但是感染後的症狀卻與其他奧密克戎相似,並不會很嚴重。

圖源:Jesse Bloom社交平台
*RT值為「疫情有效再生數」
關於XBB.1.5的感染性和症狀,香港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也曾公開發表過意見。
今年1月,XBB.1.5傳入了香港,孔繁毅也因此接受各大電台採訪。
他表示:XBB.1.5可能成為香港的主流毒株,但是由於XBB.1.5的破壞力很低,因此大部分人感染後都只會出現輕微的病症。
同時,孔繁毅還指出,新冠原始病毒疫苗,包括mRNA及滅活疫苗對XBB.1.5依舊有效,但是效果不及新的二價疫苗。

圖源:rthk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DBC)也認為,現有的二價疫苗是預防XBB.1.5最好的方式。
1月25日,DBC公布了一項新研究,他們表示之前的二價加強針依舊在保護人體免受XBB.1.5毒株感染。
據數據統計,注射二價加強針後,成年人有症狀風險可降低一半,而60歲以上老人的感染風險可降低1/3。

圖源:washingtonpost
經過各專業人士的解釋,大家也能更理智地看待XBB.1.5毒株,新加坡本地專家也趁熱打鐵地建議:將警戒級別下調至綠色。
去年4月,新加坡就曾放寬過防疫安全管理措施,疾病爆發應對系統(簡稱DORSCON)警戒級別也從橙色下調至黃色。
本地的疫情在這之後也一直趨於穩定,大家對新冠的應對能力也越來越強,同時部分民眾希望能更快地「取消地鐵戴口罩」,本地專家也有相同的期待。

圖源:Shutterstock
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專科醫生梁浩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搭乘公共運輸時必須戴口罩的規定似乎已經「沒有實際意義,也是多餘的」。
他認為,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新加坡的醫療系統在未來的3-6個月內並不會出現病床短缺,情況十分穩定。

圖源:iStock
亞太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學學會會長Paul Tambyah,也持有相同的看法。
他表示:「解除限制並不取決於有多少病例,而是取決於對醫療保健系統造成的影響。」
並且還以2009年H1N1流感疫情為例子,他指出H1N1流感早在12年前就宣布結束了,但每年依舊會有數以百計的病例。
因此,他希望WHO能早日宣布新冠疫情結束,同時也希望新加坡能早一步地將DORSCON轉綠。

圖源:YOUTUBE 的視頻截圖
若是取消了口罩措施的話,就真的完全恢復到2019年了,大家都很期待這一天,但這個時機似乎還沒有得到統一。
椰友們覺得是保守一點等3-6個月看看情況,還是更支持直接轉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