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新加坡的主權投資基金淡馬錫近年來接連虧損,但堅稱20年來的投資組合表現優異。對此,時政網站「網絡公民」(The Online Citizen)指出,淡馬錫的投資組合逐年增長,不僅因為年度盈利增加,新加坡政府所轉移的資金和獲利企業其實也涵蓋其中。
「網絡公民」指出,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SWF)在2002年的初始投資組合為770億新元(約2533億令吉),到2022年逐漸增加到4030億新元(約1兆3255億令吉)。
「雖然不斷增長的數字看起來令人印象深刻,但必須留意到,這些數據不是淡馬錫多年來的盈利,而是年度投資組合的總價值。」
另一方面,新加坡財政部曾指出,作為淡馬錫的股東,政府在慮及長期回報和風險的情況下向淡馬錫注資,並會納入帳目中後被公開。

淡馬錫近年來明顯虧損引發市場爭議。(彭博社)
政府常以低價出售資產
「網絡公民」說,雖然不清楚新加坡政府每年會分配多少資金,但淡馬錫的投資組合包括政府過去數十年來的注資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不過,新加坡政府指出,當局並沒有向淡馬錫或政府投資公司(GIC)轉移資金以改善其業績。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政府經常以令人驚訝的低價「出售」或「出借」資產予淡馬錫。
「樟宜機場便是最佳例子,雖然持有人依然是政府,但經營者是淡馬錫,並且可以享有盈利;這在會計上來說是不合理的。」
該網站指出,雖然政府宣稱淡馬錫的財務表現受到債券評級機構的審查,但其投資和高層管理人員的薪資缺乏公開透明度,再加上其多年來的高調虧損,已無法說服人們相信淡馬錫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