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6天內的第四起火燒車事故
前天一輛汽車疑因過熱
在里峇峇利弄起火狂燒後爆炸
司機棄車逃生

因天氣炎熱車內一直開著空調,而在等待的過程中,或因車輛過熱引起火患。
自燃大部分是汽車發動機被高溫暴曬造成的。 高溫暴曬會激發車內甲醛的釋放。甲醛是一種無色、有強烈刺激氣味的氣體,對人體危害很大。很多車主都喜歡給汽車配備座墊、腳墊等配飾,這些物件大多含有膠黏劑,而膠黏劑大部分都是用尿素甲醛樹脂粘合在一起的。長時間暴曬,這些物件會釋放大量甲醛。同時,汽車內飾中含有皮革、織布、矽膠等材料,長時間高溫暴曬,也容易使它們釋放比平時更多的有害氣體。此外,長時間暴曬,汽車的內飾也容易老化變形,嚴重時還會影響正常工作。 也許這件事下次有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請轉發提醒給更多的人,避免類似事故的發生! 自燃前的「危險信號」
1 塑料糊味
汽車自燃往往是從車頭部分引起,那裡集成了很多零部件以及電線等等,電線主要以較薄的塑料材質包裹,一開始燃燒難以被察覺,但如果聞到較濃烈氣味的時候,情況可能已經比較嚴重了,應當立刻靠邊停車熄火併拿出滅火器準備。
2 新鮮汽油味
雖然有時候燃燒不充分,都會聞到較濃烈的汽油味。但如果是有一定年份的車輛,由於長期的使用,輸油管道的老化或者異常損壞,燃油都有可能從破損地方漏出來,同時,外界路況環境都比較複雜,一旦遇到明火或者小火星,都有很大的風險。所以,以防萬一,最好還是檢查清楚,如果真的有漏油的情況必須要及時維修。
3 電瓶臭味
電瓶臭味跟引擎艙里的電線燃燒味有點不一樣,電瓶產生異味通常是由於電池中的電解液泄漏或虧損而引起,同時,電瓶還連接著汽車上的各種電子器件,一旦電瓶出現故障,很有可能也會導致其它電子儀器不能正常工作,所以發現這種問題,應當及時補充電解液,並給電瓶充電。
4 橡膠焦糊味
相比之下,橡膠焦糊味還是比較惡臭且容易識別的,當出現這種異味的時候,需要立即檢查皮帶、制動蹄片以及輪胎等位置,看看是否有橡膠製品打滑或者過熱的情況,如果是制動器或者輪胎過熱而導致異味出現,必須靠邊熄火停車,待散熱過後再行駛,以免重要器件工作失靈從而導致事故的發生。
網友留言:


資料參考 /聯合早報,新明日報,8視界新聞網,網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