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8日,新加坡交通部長徐芳達回複議員林偉傑醫生關於ERP 2.0(電子道路收費系統2.0)的補充質詢。
以下內容為新加坡眼根據國會英文資料翻譯整理:
議長:有請林偉傑醫生。
林偉傑醫生(三巴旺集選區議員):謝謝議長先生。感謝部長的答覆。我有三個補充問題。其實,他剛才已回答了我最後一項補充問題。
第一個補充問題是:ERP 2.0發布後,社交媒體上有很多報道,今天亞洲新聞台(CNA)也進行了報道,都在談論安裝如何不那麼容易。即使是現在可以將OBU(新一代智能行車器)安裝在駕駛員的腳部空間,但有些汽車製造商的腳部空間有點小,尤其是日本汽車,因此腳部空間可能不是最佳位置——駕駛員在駕駛或進出汽車時仍可能撞到OBU。我只是想知道交通部(MOT)是否會根據用戶的反饋,在當前的設計基礎上繼續改進,並推出不同的型號?一些人還問,既然摩托車OBU較小,它是否也可以用於汽車,而不是現在使用的較大裝置?
第二個補充問題是:當我們於5月1日推出該OBU時,交通部是否有積極的調查或反饋計劃,以積極收集所有安裝了OBU的駕駛者的反饋?如果沒有,為什麼沒有?如果有,那麼請繼續這樣做,這樣我們就可以從駕駛者那裡獲得更多的反饋,從而做出改進。
第三個補充問題是:部長的車是否安裝了OBU?部長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我想了解部長的親身體驗,遇到了哪些困難?
徐芳達部長:議長先生,我很感謝林偉傑醫生提出的補充質詢,我認為是4個,而不是3個。首先,關於駕駛員腳部空間的安裝問題。事實上,正如一些機械師所分享的,正如林偉傑醫生提到的CNA新聞中所報道的那樣,並非所有汽車品牌和型號都能如此簡單安裝。因為根據不同車輛的設計、布局和規格,其首選位置、理想位置可能因車輛而異。
因此,在為車主更多選擇的同時,也確實給安裝過程帶來了更大的複雜性。但我們認為這種權衡很重要,因為我們確實需要尊重車主的個人選擇。這並不意味著每輛車都可以在駕駛員腳部空間處安裝裝置。這取決於車輛的布局和設計,但在許多車型中,這是可能的。因此,儘管並非總是可行,我們還是希望向車主提供這種選擇,以方便那些喜歡將裝置安裝在離他們更近的地方的車主。
不過,這一過程最好在工廠與服務大使和機械師討論,讓車主明白,在安裝OBU之前了解取捨和選擇。
議長先生,我想重申的另一個重要觀點是,我們已經設計了這個系統,無論你選擇將裝置放在哪裡,這是個人的選擇,但須符合技術可行性,無論你將裝置放在哪裡,工作流程都是這樣的,你在開車時不需要取下你的卡。
因此,即使你沒有註冊自動充值,需要手動取卡並進行手動充值,也可以在停車後進行。你不需要開車時在駕駛座上手動充值。因此,當你開車時,不需要從裝置中取出卡。這就是我們的設計模式和設計理念。因此,為了安全和方便,我們引入了一些附加功能,使您在駕駛時無需取出卡。
議長先生,我想強調的一點是,這個過程相當複雜。這需要幾年的時間,涉及不同的工廠、不同的汽車製造商。因此,我只想向我們的行業合作夥伴、工廠、汽車經銷商、機械師以及我們的員工和作為服務大使的合作夥伴表示感謝。這對他們來說是一項艱巨的工作。他們必須讓車主參與進來,向他們解釋各種選擇。但我認為這是整個安裝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這樣人們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他們的選擇是什麼,這樣當他們進入並選擇某個配置時,他們就會明白其中的利弊得失。
林偉傑醫生還問到為摩托車設計的一體式 OBU。議長先生,我們以前已經解釋過這個問題,但請允許我重申一下為什麼我們不能在汽車和商用車上這樣做,而可以在摩托車上這樣做。如果從物理學角度考慮就會明白:在一個有玻璃的封閉環境中,就像一個溫室。確實會產生溫室效應,這將導致封閉空間內的車內溫度升高,越來越高。
我們已經做過一些測試和測量。我剛剛讀了 AsiaOne 的一篇文章,我想他們也做了自己的測量。從我們所做的各種測量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炎熱的晴天,無論是乘客側還是駕駛員側,腳部空間的溫度都明顯低於儀錶盤上的溫度。因此,如果環境溫度約為35度,那麼摩托車的溫度就差不多是35 度,因為它不是一個封閉的空間。
但對於腳部空間來說,由於是一個封閉的空間,溫度可能高達38至39度。但在儀錶盤上,溫度會高達50至52度。在這樣的溫度下,如果將單件車載設備(即天線、顯示屏和處理單元都放在儀錶板上)放在儀錶板上,就有可能出現過熱。這樣就會影響該裝置的功能。
你可以把它設計成有冷卻裝置,內部有風扇,但這樣會使它變得非常笨重,我認為駕車者不會希望在儀錶盤上安裝一個非常大而笨重的一體式裝置。這樣的設計是不合適的。通過拆分,我們為駕駛者提供了決定是否需要顯示屏的選擇,因為它不是同一個部件的一部分;你可以選擇,它是可選的。你還可以選擇將處理單元放在哪裡。
在某些汽車品牌中,經銷商推薦的一個選項是,如果你不想看到顯示屏,也可以把它放在駕駛座下面。因此,這也是一種可能的選擇。他們正在向客戶提供這種選擇。由於我們現在設計的程序使您在駕駛時不需要取下卡片,因此這種選擇現在是可行的。這不會給駕駛員帶來不便,如果駕駛員喜歡這樣,他們也可以選擇這樣做。
議長先生,林偉傑醫生還問及調查的情況。是的,我們當然要積極收集反饋意見。我想我在之前的答覆中也提到過,我們將繼續從駕駛員、維修車間的機械師以及我們的服務大使那裡收集反饋意見,以了解我們如何進一步改善用戶體驗,如何進一步改善我們的溝通。
最後,林偉傑醫生問我自己的經歷。議長先生,我想我和許多早期用戶一樣,也曾擔心如果要使用免費停車券,無法方便地拿到停車卡。因此,當陸交局開發出只需按下觸摸屏上的一個按鈕即可停用停車卡的功能時,我感到非常高興。現在我可以非常方便地做到這一點;我不必把卡拿進拿出。
我們還從早期用戶群中向陸交局反饋了其他功能。我認為這是一個不斷改進的過程,我也要感謝我們的早期用戶,感謝他們的意見和反饋,如果其中有任何早期用戶覺得他們現在想要更換配置的話。例如,因為以前我們只允許他們把它放在乘客一側;如果他們中有人現在說, 「我想把它放在駕駛員一側」,我們將免費為他們進行切換。我認為這是公平的,因為他們早先安裝時,是沒有選擇的。但如果他們中有些人現在想這樣做,我們將免費為他們重新配置。

以下是英文質詢內容:
RESPONSE TO FEEDBACK ON ROLL-OUT OF ERP 2.0 ON-BOARD UNIT FOR VEHICLES(2)
Mr Speaker: Dr Lim Wee Kiak.
Dr Lim Wee Kiak (Sembawang): Thank you, Mr Speaker. I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Minister for the reply. I have three supplementary questions. Actually, he has answered my last supplementary question.
The first supplementary question is: there are a lot of reports that came out immediately after the ERP 2.0 release on social media, as well as one that came out just today in CNA, talking about how the installation is not so straightforward. Even now, with it being allowed for the OBU to be installed it at the driver’s footwell, some car makes are a bit smaller, especially Japanese cars, so, the footwell may not be the best location – drivers may still hit against the unit as they drive or as they get in and out of the car. I am just wondering whether MOT will continue to improve upon the current design, based on feedback from users, and introduce a different model? Some have also been asking, since the motorcycle OBU is smaller, can that be used for cars as well, rather than having the bigger units for the cars.
The second supplementary question is: as we launched this OBU on 1 May, is there an active survey or feedback programme by MOT to actively collect feedback from all the motorists that have had the OBU installed? So, if there is none, then, why not? If yes, then continue to do so, so that we can get more feedback from the motorists, and we can improve upon it.
The third supplementary question was to ask the Minister whether his car has been fitted with the OBU, but the Minister had answered yes. So, I would like to find out from the Minister’s personal experience using this and then what are the difficulties that he has encountered?
Mr Chee Hong Tat: Mr Speaker, I thank Dr Lim for, I think, it is four supplementary questions, not three. First, the point about the installation at the driver’s footwell. Indeed, as some of the mechanics have shared and as it was reported in the CNA article that Dr Lim mentioned, it is not so straightforward for all vehicle makes and models. Because depending on the design and the layout and the specifications of different vehicles, the preferred location, the ideal location, may vary from vehicle to vehicle.
So, the trade-off between giving more choices to vehicle owners is that it does introduce more complexity to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But we think this trade-off is important because we do need to respect the individual choices of vehicle owners. It does not mean that every vehicle can install the processing unit at the driver’s footwell. It depends on the layout and design of the vehicle, but in many vehicle types, this is possible. So, we do want to provide this option, even though it is not always possible, to the vehicle owners so that for those who prefer to have it closer to them, they have that option that they can cho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