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吉利旗下的高端品牌極氪宣布其車型極氪X正式登陸新加坡,首家門店計劃於月底開業,與此同時,小鵬汽車的高端車型小鵬G6也在新加坡開啟了預售。這些頻繁的「曝光」背後,是中國車企在新加坡市場占有率的穩步提升。

今年前四個月,中國品牌在新加坡新註冊車輛中占比達到18.4%,超過了韓國(8.1%)、非德國的歐洲品牌(4.8%)和美國品牌(4%),中國新能源車的出海之旅,正在邁向新的高度。
從營銷到融入本地市場
羅敏申路,作為新加坡心臟地帶的一條重要街道,以其金融街的繁華和國際化的氛圍著稱,常常成為好萊塢電影的外景地。近年來,這條街道上悄然融入了更多中國元素,其中顯著的一點便是比亞迪汽車展廳的設立。
與傳統汽車展廳的「貨架式」陳列不同,比亞迪展廳內充滿了綠植和動物造型,這與新加坡推廣的綠色出行理念不謀而合。店內員工Chua表示:「來這裡,不僅僅是為了購車,更像是一次綠色生活體驗的開始。」比亞迪在新加坡的創新營銷策略不止於此。2023年8月4日,比亞迪在新加坡開設了集城市展廳與咖啡廳於一體的BYD SUNTEC,同時還推出了三家品牌餐廳,分別位於丹戎巴葛、馬里士他和山景,均由BYD by 1826管理。

另外,據官方消息,極氪009車型預計將在今年9月登陸新加坡市場。就在極氪新加坡門店亮相的前兩天,小鵬汽車也在新加坡的中央商務區開設了一家臨時快閃店。在這裡,消費者有機會親自體驗小鵬G6的寬敞空間、智能交互系統以及智能駕駛技術。同時,小鵬汽車已在新加坡啟動了產品預售活動。
車企出海的關鍵期就在當下
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在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已不容置疑,然而,在品牌認知度、售後服務網絡、本地化運營、消費者心理以及供應鏈管理等方面,仍面臨一系列挑戰。業內人士指出,未來3至5年,將是中國電動車品牌拓展新加坡乃至東南亞市場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的布局和表現將直接影響中國車企的國際形象和市場地位。
中國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分析,當前新能源汽車出海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高端市場出口比例低和品牌形象樹立不足。全球高端市場仍被奔馳、奧迪等傳統車企占據,中國中高端車型需在服務和知名度上進一步提升。

中國整車品牌需要通過高質量的中國製造,讓全球消費者認識和信任中國品牌,從而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2023年,比亞迪在新加坡純電動汽車市場銷量奪冠,顯示出中國品牌汽車的市場競爭力。新加坡市場的成功,不僅在於產品的銷售,更在於中國車企帶來的產業鏈解決方案。
崔東樹認為,車企出海應發揮產業鏈優勢,採取「抱團出海」策略。楊洪也強調,汽車零部件企業要做全球化企業,必須拓展海外業務,利用全球資源和技術,構建本地化的研發、生產、供應鏈能力。這種全產業鏈的出海模式,將有助於構建成本優勢和供應鏈優勢。
去新加坡不只是為了增加銷量
中國車企之所以青睞新加坡市場,不僅僅是因為其市場規模,更看重的是新加坡的輻射作用。新加坡作為東南亞的工業大國、金融中心和創新重鎮,為中國車企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新加坡的開放政策、完善基礎設施和豐富合作資源,為中國車企在研發、生產到市場測試等方面提供了良好條件。

新加坡市場的成功,對於中國車企來說,是一個展示品牌形象的重要平台。比亞迪K9電動客車在新加坡的成功運營,為其在印度市場的擴張奠定了基礎。新加坡的影響力輻射整個東南亞地區,中國車企可以利用這一優勢,快速向周邊國家擴張。
然而,中國車企在東南亞市場的挑戰依然嚴峻。日系車企憑藉其優秀的體系能力和服務能力,在東南亞市場占據較大份額,中國車企需要與合作夥伴共同努力,構建起完善的銷售和服務體系,以提升消費者滿意度。新加坡市場,作為全球高消費市場的代表,是中國車企鍛造全球服務能力的試驗田。
未來,中國車企在提供差異化產品的同時,還需關注服務質量,以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新加坡市場的布局,不僅是對中國車企產品力和品牌形象的考驗,更是對其服務能力和全球化運營能力的挑戰。通過在新加坡市場的深耕細作,中國車企有望在全球舞台上樹立起更加堅實的品牌形象,為更大的國際市場競爭打下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