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軌施策穩企業「當下」促經濟「長遠」
在新冠疫情後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新加坡政府持續通過結構性改革與財政政策激發經濟活力。2024年推出的個人所得稅與企業所得稅50%減免政策,已為居民和企業注入了超13億新幣的流動性支持。而2025年,這一紓困策略進一步延續,政府宣布將繼續為企業提供50%公司稅回扣,並加碼配套措施,旨在平衡短期成本壓力與長期競爭力培育。從減稅到人才激勵再到創新投資,新加坡正以「精準滴灌」式政策組合,為本土企業鋪就復甦之路。
根據2025年新加坡財政預算案,政府為支持企業的現金流需求,幫助它們應對結構性成本上升挑戰,具體政策如下:
一、回扣比例與上限
2025估稅年企業可享50%公司稅回扣,每家企業最高回扣金額為4萬新幣。該政策延續了2024年的減稅措施,旨在緩解企業現金流壓力。
二、額外現金補助
對於2024年僱傭至少一名新加坡籍員工的企業,政府將額外提供至少2000新幣現金補助,與稅回扣疊加後,每家企業總補助上限仍為4萬新幣。符合條件的企業無需主動申請,補助將自動發放。
三、適用範圍與執行時間
該政策覆蓋所有在新加坡註冊的活躍公司,包括盈利與非盈利企業。回扣及補助申請流程簡化,企業可從2025年第二季度起自動獲得福利。
四、配套支持措施
加薪補貼:2025年漸進式加薪補貼比例從30%提高至40%,2026年進一步提升至20%,減輕企業人力成本。融資與創新支持:追加投入國家生產力基金(NPF)30億新幣,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出私募信貸基金10億新幣,助力高成長企業融資。
綜上,2025年新加坡通過「稅回扣+現金補助+融資支持」組合政策,既提供短期紓困,又助力企業長期競爭力提升。

除了公司稅回扣,政府還將通過加強漸進式加薪補貼計劃(Progressive Wage Credit Scheme),提高對加薪額的補助幅度,幫助僱主減輕人力成本壓力。
具體來說,政府將把2025年對加薪額的資助比率從30%提高到40%,把2026年的資助比率從15%提高到20%
漸進式加薪補貼計劃在2022年財政預算案中被首次提出,目的是為僱主在2022年至2026年提供過渡性薪資支持,以適應漸進式薪金(Progressive Wages)政策,並鼓勵僱主提升低薪工人的工資。

新加坡2025年的財政政策凸顯了政府「穩當下」與「謀長遠」的雙重目標——通過稅負減免和自動化補助快速緩解企業現金流壓力,同時以數字化轉型基金、人才補貼等工具推動產業升級。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這一政策路徑不僅為本地企業提供了生存緩衝期,更通過增強其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韌性,為可持續增長奠定基礎。未來,隨著政策紅利的逐步釋放,新加坡有望在區域經濟競爭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成為亞太地區企業布局的優選樞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