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新明日報
雖然公共運輸上沒有寫具體的罰款金額,其他場合的可以參考。新加坡酒店也謝絕帶榴槤進房間,今年有酒店開出500新罰單。

圖源:🍠@水工匕禾頁
✔️買了榴槤想要帶回家,可以搭乘私人交通工具如計程車、網約車(備註帶榴槤)、路程允許的話也可以步行走路回。
在巴士忘記做這些事
也很麻煩👇
05.上下巴士刷卡
本地公共運輸網絡十分便利,其中僅巴士站就有5049個。不過新加坡巴士比較有個性,搭乘前還是要記一下摸清楚「巴爺」們的脾氣:
✔️ 前門上車刷卡,後門下車刷卡。刷卡機根據站點扣費;
✔️ 下車得按鈴,不按鈴也沒人的站點多數不停;

圖源:tunnel time
✔️ 巴士沒有每站都停。來車要提前招手,不然巴士就會呼嘯而過;
✔️ 巴士不報站,可以下一個SBS Transit,或者路上盯一下站牌
所以如果你在站點看到自己要搭的巴士路線來了,要招手,千萬別覺得司機看得懂你的眼神......不熟悉路況的話,建議車上也不要過分沉浸於手機,過站是很容易的~
出行也可以坐地鐵
但更多規定👇
06. 地鐵潛在7條律令
搭乘新加坡地鐵,四大禁忌罰款500到1000新很多人都知道:
① 禁菸
② 禁吃喝,包括珍珠奶茶
③ 禁易燃易爆物品
④ 禁榴槤

圖源:worldpress
但是這7條,不知道大家知道多少呢:
❌不能攜帶超大件行李(90cm x 60cm x 30cm),摺疊自行車的尺寸必須在(120cm x 70cm x 40cm)內。違例罰款500新。

圖源:stomp | 曾經有人帶著超規格箱子
想要進地鐵站被拒入
❌ 不能在地鐵站內進行二手物品交易。比如說Carousell的商品,違例罰款2000新。
❌ 地鐵爆滿的情況下不顧工作人員勸阻硬擠進去,沒有強行規定必須罰,但是可被罰的行為。違例罰款500新。
❌ 喝得醉醺醺搭地鐵,並且因為醉酒做出影響其他乘客的行為,可被罰款500新。

圖源:tripsavvy
❌ 無故在地鐵站內逗留2個小時沒出站,可被罰款500新。怎麼監測到呢?進站時所刷的車卡 EZ-link 超過2小時沒有出站記錄就會報錯,報錯就得找工作人員解決,解決就要說明為什麼逗留哦~
❌ 不能坐在地鐵站內的扶手上,或者在電梯上玩,比如在下行的電梯往上跑。可被罰款500新。

圖源:volvagia356
❌ 在地鐵站撿到失物,自己占為己有,經發現可罰款500新。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直接交給工作人員或者給到警局哦。
如果在地鐵站外做這件事
也屬於踩雷了👇
07. 發傳單
在地鐵站入口不能隨便發傳單、甚至是書本,需要新加坡地鐵SMRT官方許可或者持證才行。違例可被罰款1000新。

在新加坡做這些事
也需要持證上崗👇
08. 餐飲員工、擺攤都要證
本地有很多美食,也有很多人做餐飲生意。對於餐飲,新加坡力求不隨便。
✔️ 新加坡所有從事餐飲行業的員工,接觸到食物的,上崗前需要先上課,讀個食品安全課程(Food Safety Course Level 1),課時一天,通過拿到證書第二天就能上崗。
❌ 無證上崗被發現營業者會被扣分,按照人頭算每人6分,罰款300新。

圖源:rubbish eat
其他像是擺攤(無論是小販車,或者其他車等可移動攤位)、巴剎內的攤位等等,也都有對應的許可證:
✔️ 街頭販賣證(Street Hawker License):適用於在街頭出售食品類攤位。
✔️ 市場攤位證(Market Stall License):適用於在傳統市場或露天市場擺攤出售各種商品。
✔️小販證(Peddler License):適用於在公共地方或特定區域出售雜貨商品。
街頭做這件事
也需要持證上崗👇
09. 街頭賣藝需持證
在新加坡能成為街頭藝人那是真有兩把刷子的。
✔️ 新加坡街頭藝人證,申請者要經過國家藝術理事會的試鏡面試,通過的人可以拿到為期1年的街頭藝人證。
拿到這個證件後,也不代表你可以想表演的時候隨便往哪條街上一站就行了。表演需要另外再通過電子平台預訂公共表演地點跟時段才行。

街頭藝人證
此外因為藝人證有效期1年,如果要更新繼續使用,每年都得參加一次試鏡。新加坡藝理會一年給4次試鏡機會,隔3個月一次。本地公民、永久居民、外國人和國際學生都可申請成為街頭藝人。

所以新加坡的街頭藝人大多深藏不露,在官方的督促下堪稱藝術精進,年年進步。
公共場所做這件事
也得特別注意👇
10. 吸菸
新加坡的禁菸區包括全島51個公園、122個公園連道、36個水庫、水庫公園(屬於ABC Waters的部分以及水庫公園)、10大沙灘。
全島至少4萬9000多個場所屬於禁菸點......
❌ 違例一次罰款200新元,如果多次重犯被告上法庭,則會面臨最高1000新元處罰。
在新加坡想要抽菸,得找對地方。
✔️ 吸菸點,站在黃線內可吸菸↓

✔️ 吸菸亭,可吸菸↓

✔️ 有煙槽的垃圾桶,可吸菸↓

上述僅僅是新加坡的城市生活守則中的一部分。生活在本地的人其實都已經習慣,並且見怪不怪。
但對於不太熟的人來說,新加坡這些形形色色的規定、罰款執行,嚴格到令人頭皮發麻。
一樣的看似不起眼的小動作,在其他國家沒事。在新加坡就是大事,並且跟法律後果掛鉤。

有人連發三問:
新加坡政府為什麼這樣嚴格?
對居民的規範至於做到這種程度嗎?
生活在這裡的人不會覺得限制太多嗎?
答案其實顯而易見。
椰子給大家看下幾張圖👇
1960-1970年的新加坡,當時的大街隨處可見垃圾。

關於這段歷史,有文件記載,當時在新加坡,街上隨處可見糞便桶、廢水以及不講衛生的街頭攤販。


這樣的新加坡,相信沒人會喜歡。
1972年起,新加坡決定痛改前非。
對破壞環境如亂丟垃圾、隨便塗鴉、隨便吐痰等行為陸續立法完善,約束本地居民的公共衛生行為。
新加坡1965年建國,距今58年。在公共環境衛生這件事上,新加坡可能努力了有二三十年。
所以如今的新加坡是數代人的努力。
新加坡有自己的歷史背景,律法不嚴也得嚴。
不嚴格,很難有現在整潔有序的環境↓

不嚴格,很難有帶孩子隨便去社區公園玩都不必顧慮的舒服↓

圖源:ins@@beixin.
不嚴格,很難有全球最安全國家之一的治安水平(蓋洛普2023報告,全球獨自一人漫步感覺最安全的國家/地區中,新加坡排名第二。)↓

因為新加坡很小,734.3km²的國土面積上生活著近592萬人口。
這數百萬人口裡華裔、馬來裔、印度裔、歐亞裔等多種族人群在生活。

社會治理上所用的嚴刑峻法,謀求的是大多數人的福祉。
這就是新加坡。
大家怎麼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