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亞太地區數字經濟的高速發展,各行業對數據的需求激增,數據成為重要資本的同時,數據中心的需求也在亞太地區迎來爆髮式的增長。根據美國地產諮詢公司 Cushman and Wakefield的報告,亞太地區將在2021年超越北美成為全球最大的數據中心市場。
報告強調,新加坡已經成為亞太地區最具數據中心競爭力的城市,這得益於其穩定的政治環境、全球最可靠的電力供應、在東南亞的戰略位置,以及承載超過4200家跨國公司亞太總部等因素。目前,新加坡數據中心容量亞太最高,接近400MW,一個名副其實的數據中心樞紐。
新加坡副總理Heng Swee Keat周二(10月27日)表示,數字經濟將成為新加坡下一個五年研究、創新和企業(RIE)計劃的重要內容,更多的資金將被用於發展這一領域。
但在RIE計劃預期完成的2025年到來之際,甚至會有比計劃還要多的資金被用於發展數字經濟。副總理相信,這些投入對未來至關重要。

Heng副總理與打車軟體公司Grab的執行長Anthony Tan就數字經濟舉行交流會議。他們探討了數字轉型的挑戰,以及新加坡與世界接軌的潛力等議題。
Tan先生在會上宣布,Grab將與微軟合作,為學生、Grab的司機和送貨員提供一系列的培訓和發展項目。
其目的是幫助他們發展數字技能,並改善他們的就業機會。它的目標是,到明年年底觸達約5000名司機和送貨員以及250名大學生。
談到幫助小企業數字化所面臨的挑戰時,Tan先生表示,Grab在該地區與農民和菜市場賣家合作的經驗表明,做到這一點不像「給他們一部手機,然後讓奇蹟發生「這樣簡單。
他的公司為這些小企業主提供了自動更正出售物品照片的工具,以及傳統機構通常不提供的小額貸款。
他認為,接下來需要創造工具來幫助這些小企業吸引客戶,比如實時數據洞察;此外,還必須為新技能提供培訓,很多方面將會和之前的在線瀏覽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Heng副總理補充說,從更宏觀的層面來看,數字革命還意味著各國之間的聯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
他舉了新加坡與紐西蘭、智利和澳大利亞等國簽署的數字經濟協議的例子,還談到了如何改善金融服務的跨境數據流動。
他表示,推動大量交易數據的流動將至關重要,這包括關於數字金融和資本流動的數據。在以往的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世界的貿易停頓了,因為沒有人可以信任其他任何人。如果我們能更好地實現金融服務的跨境數據流動,就能更好地考慮風險和商業決策,從而允許貿易繼續正常開展。
他補充稱,新加坡還在升級其貿易平台,並與其他國家就如何利用數位技術更好地管理城市展開合作。

新加坡是一個與全球連接在一起的城市。如果它能在全球範圍內聯繫得越多,並且能同時在本地進行轉型,就能越成功,也就能在全球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新加坡政府身體力行,加快推進「智慧國」建設,以「有用」為標準,探索治理新方式、產業新業態、貿易新框架、生活新面貌,走出了一條特色的數字化發展道路。
我們的城市應重視數字經濟,將其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城市轉型發展的支柱,從以下角度向新加坡學習:
一是重視城市的智慧治理。從「經驗決策」轉向「數據決策」,建立可實時感知可歷史溯源的系統。「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痛」,要未雨綢繆,前瞻構建風險評估體系。
二是重視產業數字化轉型。開足馬力,推出能感知、有溫度的措施,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提升產業鏈韌性,爭取彎道超車,打破空間、產業界限,重新定義產業生態。
三是重視數字貿易及戰略應對。拓寬朋友圈,打破數字貿易定義亂、規則缺、標準無、共識少的局面,從貿易規則的跟隨者轉變為數字貿易規則的制定者。
四是重視將數字經濟融入民生。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以數字為核心,用心、用情、用智慧,開闢「數據惠民」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