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布魯克林,抗議者焚燒警車
為什麼會這樣呢?俄羅斯一些媒體報道,美國政府很大程度上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底層的美國人可能受夠了社會不公正,在疫情下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他們認為自己聲音不被傾聽,轉而選擇用暴力解決。

白宮外抗議者舉著標語
加拿大也開始亂了
種族騷亂就像是病毒,也具有傳染性。

不巧的是,加拿大在5月28日發生了「陽台死亡案」。
一個29歲的黑人婦女蕾吉斯·科欽斯基-帕奎特(Rigis Korchinski-Paquet)從她家所在樓房的24層陽台上跌落下來死亡。

當時警察正在她家進行執法。
事後,警方稱是蕾吉斯自己跳樓自殺而死,但蕾吉斯的母親等家人通過社交媒體表示,是警察把蕾吉斯從陽台上推下去的。
社交網絡上的人們似乎更傾向相信後者,連同美國「跪死」事件,加拿大的抗議聲也逐漸響起。

(圖源:加拿大媒體)
新聞報道有上千人在加拿大多倫多當地時間5月30日參加遊行示威,反對種族主義,呼籲維護公義。
多倫多警方估計,示威人數約為4000人。
雖然遊行期間沒有發生暴力事件,但受到人群聚集的影響,多倫多市中心多條道路一度交通中斷。
英國也加入「戰局」
繼加拿大之後,騷亂也傳染了大洋彼岸的英國。
5月30日下午,英國倫敦南部地區,數百名示威者高舉寫有「黑人的命也是命」、「團結」等文字的標語發起示威抗議。

美國駐英使館前的抗議活動 還有示威者高喊:「英國也不是無辜的!」
隔洋聲援美國示威者。倫敦南部地區居住了較多非裔人士及加勒比海移民。

(圖源: 南方日報)
示威者們給英國社會造成的不便,主要是堵塞了交通,讓主幹道上的公交和汽車等寸步難行。
專家警告英國的示威活動極有可能升級,示威者計劃於下周再舉行一系列示威活動,其中的目標地點有伯明罕、曼徹斯特、卡迪夫、格拉斯哥以及倫敦。
真替英國感到擔心。
新加坡,為什麼沒有騷亂?
美國是個多種族移民國家,新加坡也是。 新加坡人口主要由華人、馬來人、印度人以及歐亞裔人所組成。這使得新加坡成為了一個多種族國家。

(圖源:the pride)
1965年,建國總理李光耀在獨立當天這麼說過: 」新加坡並非一個馬來人的國家、也不是一個華人國家,或是一個印度人的國家。在新加坡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 這個信念可以說也是當年伴隨新加坡獨立的一個中心。

獨立前,當時的馬來西亞中央政府要建立馬來人至上——馬來人的馬來西亞。
馬來人可享有特權,而華人、印度人和其他公民則永遠處於從屬地位。

李光耀反對這麼做,雙方產生分歧,最終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而獨立。
對於新一代的新加坡年輕人來說,「種族和諧」已經深入他們的心。

(圖源:kiasuparents)
這樣的成果還得追溯到新加坡歷史上那些慘痛的種族騷亂教訓。
1964年的7月21日,新加坡曾發生過華人和馬來人的嚴重衝突事件,導致23人死亡、454人受傷。
建國後的60年代還有兩次種族騷亂。
新加坡政府為了避免種族衝突再次上演,此後就把每年的7月21日定為"種族和諧日"。

現在在種族和諧日上,無論是學校還是一些公司,都會有種族和諧日的慶祝活動。


常見的玩法是,大家穿上自己種族或者其他種族的民族服飾,在一起分享各種族美食和活動,熱鬧的程度堪比過年。
有人說種族和諧日看起來很形式化,但是這個節日對孩子和學生是有重大的教育意義。

體驗傳統文化 例如種族和諧日當天,學校里孩子的伙食也包含了幾大種族的特色:早餐吃印度煎餅;午餐吃馬來椰漿飯;下午茶吃華人的甜品等

新加坡的種族和諧當然不僅僅是一個種族和諧日,還反映在一些具體的政策上。
01 多語言並行 在各個種族仍然保留母語的情況下,大家使用英語作為共同的工作語言。
這也是新加坡雙語教育的由來,此處的雙語不僅僅指英語和華語,其實是指英語和母語。

新加坡在公共場所的各種指示牌,均有英文,華文,馬來語和淡米爾語四種語言的標識。
02 任人唯賢 新加坡的價值觀之一「任人唯賢」其中一方面,就是指任何人不論種族膚色,只要有才幹必定受到賞識。
新加坡總統哈莉瑪(馬來族)和新加坡內政部長尚穆根(印度族)都是好例子。

哈莉瑪總理

內政部長尚穆根 尚穆根還曾經提到,當年自己家境不好,多虧李光耀制定的治國策略,使他不會因為家庭背景、種族和宗教的關而失去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

尚穆根曾就讀萊佛士書院
03 組屋種族比例 大家在申請新組屋和購買二手組屋的時候,發現有個叫做種族配額的數據需要注意。

該政策規定了不同種族的人住在同個組屋內的比率,確保不會有單一族群聚居的現象,增加了各種族之間的交流。

04 相關法律 新加坡有一系列法規來維護種族和諧。比如,《煽動法令》就規定:「製造不同種族或社會階層之間的憎恨和敵意的行為」是一種犯罪。
另外新加坡還有《維持宗教和諧法令》,據說制定30年來並沒有需要動用的場合。

本地宗教團體代表祈福 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部長也曾經說過,種族和諧給新加坡帶來了很多優勢。
他舉例說,如這幾年全球面臨的恐怖主義上升,而新加坡國民的種族和諧是天然優勢,這個最佳的防禦方式不讓恐怖分子趁機破壞社會凝聚力。

再例如,椰子相信美國這樣的事情不會輕易煽動新加坡,因為新加坡並沒有種族歧視的土壤。
但是得益於建國總理和開國元勛的遠見,將種族和諧放在一個至關重要的位置。
今天新加坡種族和諧政策的成果有目共睹!

*未標明圖源的圖片來源於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