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表示,中國和印度在過去一年中為改善本國經商便利性所做的工作最多的十個政府名單中。

儘管貿易戰激烈,美國要求北京方面進行改革以保護智慧財產權並向美國企業進一步開放經濟,但中國卻連續第二年躋身十大改進名單。
根據世界銀行周三(10月23日)的報告,有了這些改進,中國在「經商便利性」排名中躍居法國第31位,上升了15位。
紐西蘭繼續在全球排名中名列前茅,而新加坡則保持第二名。香港上升到第三位,與丹麥交易,而韓國則排在第五位。美國上升了兩位,升至第6位,使喬治亞州回到了第七位,而英國,挪威和瑞典則位居前十名。
儘管有美國的投訴,報告還是稱讚中國在改善對少數投資者的保護,加強合同執行程序以及通過改變海關管理和港口基礎設施使貿易變得更加容易。
世界銀行集團行長David Malpass在一份聲明中說:「消除企業家面臨的障礙,將創造更好的工作,更多的稅收和更高的收入,而所有這些對於減少貧困和提高生活水平都是必不可少的。」
印度已連續第三年躋身進步最快的榜單,通過取消備案費,縮短尋求建築許可的時間和成本以及通過改善港口的貿易和改進的電子平台使貿易變得更加容易,從而使開辦企業變得更加容易。提交文件。該國躍居14位,在全球排名中排名第63位。
研究發現,商業氣氛改善最多的其他八個經濟體是沙烏地阿拉伯,約旦,多哥,巴林,塔吉克,巴基斯坦,科威特,中國,印度和奈及利亞。
世界銀行研究了190個經濟體中10個商業活動領域的改革,其中包括諸如獲得建築許可,獲得電力連接,獲得信貸,支付稅款,跨境貿易和執行合同等問題。
報告稱,表現最好的企業通常擁有「具有高度透明度的健全的商業法規」,而得分最高的經濟體的共同主題是電子系統的廣泛使用。前20名中的所有公司都提供在線企業註冊,電子稅務申報和在線財產轉讓。
該研究發現,低收入和高收入經濟體之間的創業差距仍然很大:低收入經濟體中的企業家通常花費相當於人均收入的50%來創辦公司,而相比之下,只有4.2%他們在高收入經濟體中的對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