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的一個研究小組已經找到了在實驗室里種植「迷你腎臟」的方法。人體腎臟的這些微型版本大約1-2毫米寬,現在在NTU用於測試一些藥物治療多囊腎病的效果,這會導致腎臟形成囊腫。
迷你腎臟被稱為腎臟類器官,並且從患有遺傳性多囊腎病的患者的皮膚細胞生長到體外。
在三個月的時間內,皮膚細胞可以被重新編程成為幹細胞,之後它們可以被操作以生長成類器官。由於從患有該疾病的患者獲得組織,所以類器官將形成充滿液體的囊腫。此時,可以將藥物分子應用於類器官以測試其功效。此後,兩種藥物分子在患有腎囊腫的患者的患病類器官上進行了測試,測試證明藥物可以減小「小腎臟」上囊腫的大小。

「我們的腎臟類器官是從遺傳性多囊腎病患者的細胞中生長出來的,它讓我們能夠找出哪種藥物對特定患者最有效」,該項目首席研究員夏博士說。NTU Lee Kong Chian醫學院。
「我們相信這種方法可以擴展到研究許多其他類型的腎臟疾病。」夏博士補充說,這些腎臟類器官將允許從患者到患者定製藥物。
「藥物篩查沒有考慮到導致腎臟疾病的一些遺傳錯誤,」她說。「這些遺傳差異可以直接影響患者對腎病治療的反應。使用這些類器官可以讓我們從遺傳物質中為每位患者測試和開發個性化治療。」
當生長至完整大小時,在開發的前三至六個月內,類器官的功能類似於人胎腎。這些類器官可以用來了解腎臟的發育 - 腎臟的過濾單位 - 隨著胎兒的成長而發生。
先前的研究表明,出生時腎單位數量較多似乎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護,以防止高血壓和腎衰竭等疾病,並減少這些疾病在以後的生活中的發生率。
此外,證明人體腎臟的這些微型版本可以在實驗室中製造,並且這些類器官在植入小鼠的循環系統時仍然起作用,也開啟了腎臟有朝一日可以用來代替患病腎臟的可能性。
「雖然我們仍然遠離使用這些腎臟類器官進行替代治療,但這項研究向這一最終目標邁進了一小步,」幹細胞科學家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教授和這項研究的國際合作者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