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類鄰里糾紛個案 將實行強制調解流程

為了快速有效處理鄰里糾紛,律政部將對三類相關情況實行強制調解流程,希望通過儘早介入,避免鄰里糾紛升級。
政府也希望這有助為可接受的鄰里行為打造共識,並鼓勵處在糾紛僵局的鄰居尋求協助。
律政部第二部長唐振輝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部門開支預算時說,跨部門委員會正全面檢討社區糾紛管理框架。
未來必須進行強制調解流程的三類情況,包括噪音相關問題,以及曾經調解但未能保持和解的後續問題。
另外,在前往鄰里糾紛仲裁庭立案前,雙方也必須先經過強制調解,避免不必要訴諸司法資源。缺席強制調解流程可面對懲罰措施。
當局也將與社區夥伴合作,為民眾提供法律建議和指導,並在複雜個案中提供法律代表援助。
唐振輝說:「我很高興與大家分享,社區調解中心已開始在六個衛星站點的特定一站式服務中心和民眾俱樂部,提供調解服務。當中一些就在有鄰里糾紛的鄰區內,或至少靠近他們。我們也將在兩個集選區,為合適並自願參與調解的鄰里糾紛個案,提供線上調解試點服務。」
針對多位議員提出的宗教用地問題,唐振輝表示當局已在檢討相關的土地分配和定價架構,並正與受影響的宗教組織合作,協助他們緩解地價上漲的影響,包括在有關檢討結束前,為宗教組織提供短期租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