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優質教育,又雙叒捲起來了!
6月28日,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新鮮出爐,新加坡國立大學首次進入前10,排名第8,繼續維持亞洲第一高等教育學府的地位;南洋理工大學則下降7個名次,排行26名。
這次排名覆蓋來自104個高等教育系統的1500所大學,基於對1750多萬篇學術論文和來自超過24萬名學者與僱主的專業意見分析而得出,含金量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QS在排名中引入了三個衡量指標——可持續性、就業結果和國際研究網絡,分別占5%的權重,開始注重高校的就業力和國際化。 (具體排名指標及權重)

新加坡國立大學今年的綜合得分為92.7分,其中國際師資比例和就業成果兩項指標直接拿下滿分。

提到就業率,S叔有話要說。新加坡在這一part做了相當多的工作。
社會需要什麼,我們培養什麼
從上文的排名指標中可以看到,今年的QS排名將「僱主聲譽」的權重由10%上升至15%,加上「就業成果」這一指標的引入,就業表現能力成為衡量高校的一大標準。
尤其是疫情和AI熱潮衝擊後,社會對軟技能和數字素養有了更多需求。QS執行長Jessica Turner強調了教育機構積極適應科技變革和人工智慧時代的重要性。
「為了能讓畢業生在快速變化的就業市場中做好準備,大學應該聚焦數字化教育、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適應能力,並將綠色技能和循環經濟納入課程中。在為滿足市場需求,並為學生提供重要的新興技能而開發具有影響力的教育項目方面,學術界、產業界以及政府之間的有效合作至關重要。」
新加坡高校在這一點上做得可圈可點,迅速響應社會需求。比如在NUS,很多碩士項目都強調跨學科合作,由多個院系聯合提供課程,注重培養對多種前沿技術及其融合的理解和運用,以及溝通、領導力、社交影響力等軟性技能。

NUS的跨學科學院——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s(人文與理學院) S叔概括來說便是:社會需要什麼,學校便培養什麼。
打造多平台促進就業
S叔了解到,國內的畢業生就業主要依賴線下校招或招聘APP。這一點在新加坡有所不同。
比如在NUS,學校就創立了多個平台,打通學校、校友、學生、公司之間的交流渠道。學生不僅可以在平台上找工作、找兼職實習,還能根據大數據建議完善自己的技能缺口。
IAAS
Internship-As-A-Service(IAAS,實習即服務)由NUS畢業生未來預備中心(NUS CFG)和國大企業機構(NUS Enterprise)領導,目前彙集了國內外60多家公司的400多個項目,為公司和學生雙方提供了一個推銷自我的平台。

作為IAAS的補充,NUS的學生還可以利用conNectUS數字平台來建立社交網絡,可以和校友聊天交流,獲得指導機會。

NUS career+ APP
除了網頁平台,NUS還發布了NUS career+ APP,找工作更加方便。

而且這款APP可以基於學生的學業記錄和職業興趣生成個性化的技能檔案,告訴學生應該填補哪些技能空缺,充分利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規劃職業生涯。

開展專項課程,關注女性就業
S叔認為新加坡高校還有一點做得非常優秀,那就是關注女性群體的就業。
在畢業年級的女生進入職場前,NUS畢業生未來預備中心(CFG)會專門開設「女性專業發展計劃」引導性課程,為她們提供關鍵的技能和心態培訓,有時候還會請來大咖做講座分享。



圖片來自NUS官網
僅僅在就業方面就能做出這麼多成績,S叔認為新加坡國立大學全球前10,實至名歸。當然,這不僅代表了NUS的高校實力,更體現出新加坡整體的精英教育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