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疫苗的人,感染新冠以後呈現輕症。
這是病毒共存的最大前提。
如果身體素質比較好的,那麼感染新冠後可能什麼感覺都沒有。
但是對於部分身體免疫能力比較差的,感染新冠後即便痊癒,也要長時間受新冠後遺症困擾。
她,就是這樣的。
50歲中年女子自述經歷
無潛在疾病也可能長期後遺症
本地一個在按摩院當收銀員的大馬籍中年女子,今年50歲,姓羅。
她就是深受長期新冠後遺症煎熬的其中一人。
在今年11月2日,她感染了新冠。
很不巧,她的身體素質並不好,本身患有紅斑狼瘡,一直都在通過吃藥來控制。

來源:網絡
感染新冠以後,X光檢測出她的肺部有一些黑點。
之後她用了約一周時間來清除體內的新冠病毒。一周後,儘管病毒看上去已經完全消除,但羅女士沒有康復的感覺。
她從醫院離開,被送往陳篤生醫院仁慈醫院新冠治療設施休養。在那裡,她每天需要吸氧2升。
不僅如此,整個恢復期也非常辛苦。
比如,她每次走路,都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臟跳得很快。沒法呼吸,這種情況比較多發生在早上,下午才微微好轉。

來源:8FM
在治療設施的第二周,她開始練習運動跟休息。
但是這種運動強度跟我們所想像的不一樣,可能只是針對病人設計的康復性動作。
因為據羅女士的回憶,當時她上廁所都困難,很容易覺得累,需要休息。這種情況讓她覺得很焦慮也很擔心。
不過護士一直在安慰她,都會康復的。
事實上,確實都會康復。只是康復的程度因人而異。

來源:the business times
比如羅女士,11月2日入院,可能用了一周左右清除體內的新冠病毒,但真正的出院時間卻是11月23日。
在醫院待了近一個月時間。
她出院後,公司又給了她兩周病假來恢復。而在這段時間內,她為了儘快恢復,還是有保持「運動」。
這裡的運動,指出門慢走。
因為一旦快走,就從住家到附近商店的距離,羅女士都會覺得自己的心臟跳得很快。
這種情況是怎麼形成的,醫生也有解釋。

來源:tan tock seng hospital
「痊癒中的新冠患者會面對的最大問題是肺部併發症。有的患者吸氧時間長,肺部組織可能會有傷疤。」
「這些傷疤有的可以完全康復,但有的沒辦法。」
像羅女士這樣的,已經算是幸運的了。沒有恢復到感染前的身體素質,時不時會氣喘吁吁,但日常工作算是沒問題。
所以基本可以總結出來,羅女士的長期新冠後遺症就是容易氣喘,心跳快,所有動作都必須「慢」。
根據數據分析,新加坡每10個新冠患者中就會有1人會有長期後遺症,時間維持超過6個月。
而且不管感染新冠後是重症,或輕症。

來源:commonwealth fund
陳篤生醫院綜合與社區醫療護理部主席、老年病學高級顧問陳炳超醫生是這麼說的:
沒有潛在疾病的人,也有可能得新冠長期後遺症。只是從人群來看,年齡大、有潛在疾病的人感染幾率更大。
有的新加坡年長患者還出現了混亂跟譫妄現象:神志錯亂、迷惑、語無倫次、不安寧、激動等。
醫生分析他們部分是因為新冠,部分是因為隔離。
從截止到目前的情況來看,新加坡新冠痊癒者如出現長期後遺症,比較多會出現以下症狀:
1)沒有嗅覺或味覺
2)更容易感覺到疲累
3)肌肉跟關節感到疼痛
4)沒有胃口
5)如果肺部被影響到,就算使小力,也更容易感覺氣喘
上述的後遺症讓人重新複習了一遍對新冠的看法,除非是對自己的身體有100%的信心,或者不怕病痛,不然還是小心防疫。

來源:cna
誰願意感染後再跟後遺症折騰幾個月?
只是現在的大環境是共存,感染病毒的幾率比較高。特別現在的奧密克戎已經在社區傳播。
昨天新增365個病例中,奧密克戎占134起,分別是社區40人,輸入94人。
目測奧會變成新加坡的下一個主流毒株。
只是一直到現在,各國對奧的態度跟意見不持平。
本地專家:奧跟其他毒株沒啥不同
世衛警告:仍可導致醫療系統超荷
現在的分歧就在於,對於奧密克戎到底應該持怎樣的態度。
新加坡目前的態度跟做法,是將奧密克戎視同其他毒株。
衛生部已經從禮拜一(27日)開始,就允許讓感染奧密克戎的人在家康復。
這是因為衛生部發現,奧密克戎的傳播性雖然很強,但本地的奧病例情況不嚴重,甚至不需要動用到ICU或者吸氧。
而過去近一個月的收緊措施也是必要的。

來源:today online
因為這為衛生部控制奧密克戎病例激增、觀察其危險性及特性贏得了時間。
其中,國大醫院傳染病學專家 Dale Fisher 教授是這麼說的:
「一旦確定變異毒株,就得花上好幾周時間才能了解。為減緩奧密克戎的傳播,我們都得那麼做。
直到確定這種毒株沒有逃逸疫苗保護,並且人們感染後也不會更嚴重。」
「如果重症住院跟ICU的人數沒有增加,那麼輕度的任意變異病毒就算容易傳播都不那麼重要。」
原文:But if severe disease, hospitalisations and ICU admissions do not escalate, transmissions of mild disease of any variant does not matter so much.

來源:today online
教授這麼說的依據,就是截止到目前,新加坡的病例證實奧密克戎沒有造成更嚴重情況。
但另一方面,世界衛生組織卻在給出警告。
他們是這麼說的,儘管初步研究說明奧密克戎引發的症狀較輕,但這仍然有可能導致醫療系統超荷。
依據是感染的人群基數大,住院人數自然就會多。更別說其中還有存在沒打疫苗的人。

來源:8視界
網友們,你們認為呢?
你們身邊有長期新冠後遺症的人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