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抗疫成功的關鍵是
高度信任
今年的8月22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群眾大會後發文表示,「我們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鬥爭中,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我們現在正在學習與病毒共存。新加坡抗疫成功的關鍵是新加坡人之間、人民和政府之間的高度信任。我們的挑戰不會止於這種大流行病,我們將需要強烈的民族認同感來使我們團結在一起,為我們的國家建設賦予意義。」
以下是李顯龍總理在今年群眾大會上(8月21日)的部分演講內容,讓我們一起回顧:
我們在對抗冠病疫情方面取得長足進展,目前正學習與冠病共存。我們如今能更好地應對每一波疫情的來襲。最新一波的BA.5變異株疫情正在消退。
在很多國家,一波疫情來襲時,病例會先飆升,再突然猛跌,像搭過山車一樣。病例激增時,醫院就會面對很大的壓力。在新加坡,我們每一波疫情的增長和消退比較緩慢,意味著我們有效地減緩病毒傳播、分散衝擊,避免醫院不勝負荷。
至今,我們與新冠相關的死亡病例少過1600起(截止2022年12月13日為累計死亡1708起)。每一起死亡病例都是過多的。要是我們的死亡率和其他國家一樣,因新冠過世的患者很容易就達1萬人,甚至更多。我們集體的努力救了很多生命。
我們成功的關鍵是社會的高度信任。在一些國家,像戴口罩這種簡單和重要的防疫措施也會引起激烈爭議,但在新加坡,大家互相合作,而非相互對抗。你相信你的政府。即使不便利,你耐心地忍耐一輪又一輪的放寬與收緊。
政府也因開放和透明而持續獲得你的信任。我們直接和你對話,及時地提供資訊,即使情況不樂觀,也仍給你提供全部的實情。
最重要的是,新加坡人之間相互信任,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會正確行事,互相照應。
你負起個人和社會責任。輪到你接種疫苗時,你就去接種,除了保護自己,也保護周遭的人和整個社會。你繼續戴口罩,尤其在室內。回到家後,你認真洗手;在使用抗原快速檢測儀方面,你也已經是專家。這個過去不愉快的體驗,現在已成是例行之事。要是出現兩條紅線,你就自我隔離,保護他人。每個人都盡了本分去確保大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