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理學院Faculty of Science(FoS),以做「世界最好」的科學教育和研究為目標,以為新加坡和全世界社會提供高質量教育、孵育創業精神、引領前沿科研、發展科技知識為己任。FoS的科研實力和與全球範圍教育、產業合作,也幫助鞏固了NUS在全亞洲乃至世界大學中的一流地位。作為基礎科研重地的科學學院,今天小助手為大家全方位介紹有關它的方方面面。
部門與研究領域
Science學院一共有8大部門,分別是生物學、化學、食品科學與技術、數學、藥劑、物理、定量金融學、統計與數據科學,一直以來開設14+個以上相關研究專業,其下亦有多個聯合研究中心,比如二維材料研究中心、量子技術研究中心。
生物學
Biological Science

國大生物科學系由理學院兩個最古老的系合併而成:成立於 1949 年的植物學系和成立於 1950 年的動物學系。從那時起,我們已經走過了漫長的道路,並致力於為我們的學生提供最好的教育和研究機會,並使他們具備批判性思維、分析和溝通技能,為未來的新經濟做好準備。DBS 還建立了一個充滿活力、多元化和充滿活力的研究社區,該社區率先解決了人類健康、氣候變化和糧食安全領域的關鍵生命科學問題。
國大生物學院研究方向包括:生物成像、機械生物學、結構生物學、計算與系統生物學。
最近,國大生物學院機械生物學研究所 (MBI) 的科學家與國立大學醫療保健系統心血管研究所 (CVRI) 的臨床研究人員合作,揭示了支架蛋白如何整合生化和機械信號以控制心肌細胞分化。文章發表在了Advanced Science上。
化學
Chemical Science

化學繫於1929年開始作為萊佛士學院的一部分,隨著1950年代初入學人數增多,該部門遷到馬納西大樓和FMS大樓,新成立了微量分析實驗室。近年來化學學院研究方向不斷擴充,其中就包括先進材料、先進催化與合成、化學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環境和分析化學、無機和有機金屬化學、顯微鏡和光譜學、表面化學、理論與計算化學等分支。
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學系是新加坡頂尖的化學系,也是亞太地區最好的化學系之一。他們擁有一支由來自世界各地的跨化學學科的傑出科學家組成的強大團隊,他們採用多學科方法進行旨在塑造世界和改善生活的研究。該系提供本科和研究生課程(課程作業和研究),課程豐富,全面裝備我們的學生全面的知識和技能,為畢業後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
在科研方面,化學系提供充滿活力的研究環境,專注於當今化學中最重要的問題。他們擁有超過 50 名研究活躍的首席研究員、150 名博士後研究員和 300 名研究生,他們在合成化學、材料、化學生物學、理論化學、食品科學和許多其他領域工作,我們正在帶頭獲取新的基礎知識並提供解決工業、全球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中關鍵問題的解決方案。我們的研究小組在各自領域享有盛譽,總是在頂級科學期刊上發表高質量的作品,並在本地和國際上獲得資助和獎勵。
食品科學與技術
Food Science & Technologies

新加坡國立大學 (NUS) 食品科學與技術系 (FST) 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999 年,當時的 FST 項目隸屬於理學院。它提供了新加坡第一個食品科學與技術學位課程。FST 課程配備了現代化的實驗室和設施,並得到大學各部門的適當支持,是國大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食品科學與技術專業於 2019 年 8 月由國大校長自豪地宣布成為一個系。自 2020 年 1 月起獨立運作。成立是為了體現NUS在該學科的領導作用,並增強在該地區的競爭優勢。它還將增強解決全球糧食可持續性和安全問題的能力。FST的課程獲得國際 IUFoST 認證,並提供多學科、基於問題的學習、實習機會以及各種學術和非學術培訓機會,讓FST的畢業生為快速發展的食品行業做好準備。
數學
Mathematics

數學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929 年,當時萊佛士學院首次開學。當時的科學學院提供數學、化學和物理課程,共有 10 名學生和 3 名教員,其中包括一名數學教師。數學系第一任系主任(1931年至1959年)是亞歷山大·奧本海姆教授,他是G. H. Hardy的學生,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並以奧本海姆猜想而聞名。從1929年開始,新加坡的教育體系發生重大發展、變革,最終NUS於1980年由新加坡大學和南洋大學合併成立。在此期間,該系擴大了本科和研究計劃。隨著NUS的成立,該系進入了一個新時代。由於合併,該系獲得了約 35 名員工。1986 年,肯特崗新校區、教職員工和部門的轉移完成。從那時起,該系經歷了非凡的增長,其學科的廣度和規模、其研究生課程的深度和活力、以及其教師穩步提高的研究能力和聲譽都得到了全方位的加強。
數學系研究的具體方向分為純數和計算與應用數學,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理學碩士 (MSc) 項目於去年推出,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它的第一次運行吸引了近 850 名申請者,到 2021 年,預計學生人數將超過 100 人。
Louis Chen 科學優異獎學金於 2018 年設立,以紀念名譽退休教授 CHEN,以表彰他對大學的成就和貢獻。前任和現任同事和朋友,特別是吳國立先生,慷慨解囊支持獎學金。第一個獎學金將在 2021/2022 學年頒發。
藥劑學
Pharmacy

在上個世紀,該系在為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教育藥劑師和藥物科學家方面取得了進展。藥學實踐的入門課程已從1900年代初期以學徒制為中心的培訓轉變為目前的4年制學士學位課程。直到今天,該系仍然是新加坡唯一提供藥學教育的地方。因此,NUS藥劑學部門有責任確保提供優質的教育計劃,來為新加坡培訓藥劑師。學生畢業找工作也是具有無與倫比的競爭力。
多年來,約30名教授和約80名研究生從事基礎研究和轉化研究項目,以改善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免疫療法、炎症、神經系統疾病和組織修復等關鍵領域的治療干預。我們的研究計劃圍繞 4 個主要領域展開,即藥物化學、藥物生物學和藥代動力學、製藥技術和臨床與實踐。 除了研究計劃外,許多人還參與專門的研究計劃,其中一些是跨學科、跨部門或跨機構的,因此,持有額外的隸屬關係(例如與衛生機構)是很常見的,特別是對臨床教師。通過這種方式,師生均能夠建立廣泛的合作網絡來實現研究、就業目標。
研究領域包括:藥物化學、藥物生物學和藥代動力學、製藥技術、臨床藥學和藥學實踐。
物理學
Physics

在過去的二十年里,我們部門在發展研究能力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現在被歸類為「研究密集型」。值得一提的是,該系曾有著名物理學家來訪,如狄拉克(Paul A. M. Dirac),系部會議室還陳列著狄拉克講課時的照片。當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納米科學物理學、凝聚態和先進材料、生物物理學、非線性和複雜系統物理學、原子&分子物理學(包括非線性光學)、計算與理論物理學(包括弦論、宇宙學、粒子物理學等)、量子信息、石墨烯和二維材料。
物理系還有幾個獨特的研究中心,首先是量子技術中心(CQT),它起源於物理系,現在是一個獨立的研究中心,是新加坡政府資助的第一個卓越研究中心(RCE)。其次是最近成立了的先進二維材料中心和石墨烯研究中心,以引領石墨烯和二維材料的研究。另外,離子束應用中心 (CIBA) 是一個獨特的實體,致力於離子束應用。我們的許多教職員工都有非常活躍的研究項目,並產生了高影響力的研究工作。他們中的一些人在著名期刊擔任編輯職務,並且是專業組織(例如 APS 或 IoP 研究員)的精英成員。
比如,CQT彙集了物理學家、計算機科學家和工程師,從事量子物理學的基礎研究,並基於量子現象構建設備。量子技術這一新學科的專家正在將他們的發現應用於計算、通信和傳感領域。CQT 於 2007 年 12 月由新加坡國家研究基金會和教育部根據卓越研究中心計劃成立。CQT 由新加坡國立大學 (NUS) 主辦,在南洋理工大學 (NTU) 也有工作人員。在科研方面,CQT在超冷分子、超冷原子、光鑷、原子鐘、離子阱、磁性原子、量子計算、量子通信等領域一直處於世界研究前沿。
定量金融學
Quantitative Finances

量化金融中心成立於2012年4月,旨在成為量化和計算金融知識發展的傑出中心。為此,它將利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不同專業知識,特別是來自科學、計算機科學和經濟學的專業知識,為金融集群在定量和計算金融領域的發展做出貢獻。
它有三個目標:
1. 學術研究:在對NUS和新加坡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具有戰略重要性的定量和計算金融領域發展研究。
2. 工業研發:對金融業當前感興趣的問題和項目進行研究和開發。
3. 教育舉措:通過短期課程和計劃提升學生和專業人員的知識和技能。
2014年11月,風險管理研究所(RMI)和量化金融中心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蘇州研究院(NUSRI)聯合成立了一個中心——風險管理與量化金融中心。這個新中心的目的是促進中國風險管理和量化金融的國際交流、培訓和研究。
統計與數據科學
Statistics & Data Science

統計與應用機率系 (DSAP) 成立於1998年4月1日,並於2021年7月1日更名為統計與數據科學系 (DSDS),旨在推進統計與數據科學的研究與教育。該系提供統計學和數據科學與分析理學學士學位。此外,DSAP 還提供碩士和博士學位。
該系提供兩個理學學士學位:統計、數據科學與分析。此外,DSDS 還提供碩士和博士兩個級別的學位。本科課程為學生提供最需要的機率和統計知識;研究生課程讓他們做好在協作環境中進行研究和科學研究的準備。研究重點包括方法論和應用領域。方法學研究領域包括線性和廣義線性模型、縱向數據和時間序列模型、分類數據模型、非參數方法、聚類分析、基於遞歸分區的分類和回歸、涉及高維數據結構的函數建模、數據可視化技術、生存分析 、隨機建模、貝葉斯方法、缺失數據、計算密集型統計技術(例如自舉法、經驗似然法和蒙特卡洛馬爾可夫鏈)、時空模型和生物信息學。目前的應用研究集中在工程質量控制、市場研究、金融、經濟學、調查方法和統計遺傳學領域。

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統計

本科生
根據2021年年度彙報,科學學部一共開設了12個第一專業、10個第二專業、21個輔修專業、15個專項培養、1個聯合學位項目、1個並行學位課程、1個結構化雙學位項目、以及6個法語雙學位項目。

2021年全年一共有1042位本科生順利畢業,拿到本科、榮譽本科學位。這其中,有74位應用數學本科生,58位數據科學與分析本科生,348位生命科學本科生,169位化學本科生,11位計算生物學本科生,43位食品與技術科學本科生,18位數學本科生,45位物理本科生,20位量化金融本科生,45位統計與數據科學本科生畢業。其中16位畢業生獲得了雙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