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8印象古早】高中畢業遇上師資培訓停辦 前校長教師夢碎 獲獎學金轉赴台留學反開眼界

楊紹強在台灣留學四年,這是上世紀80年代中的台灣大學文學院。(照片:楊紹強)
高中畢業後,楊紹強面對經濟困難,可能深造無門,踏入社會大學是一個出路。他到當時在武吉知馬的教育學院詢問師資訓練的情況,負責人告訴他,教育部已經停止訓練小學華文教師了。
出路受阻,楊紹強在初級學院老師的鼓勵下,申請公共服務委員會的海外教學獎學金(Public Service Commission Overseas Teaching Scholarship),如獲批准,有機會保送到國立台灣大學念中文系四年。
80年代初,新中還沒建交。新加坡政府把獎學金得主送台大修讀中文系之外,也安排了台灣師範大學培訓本地的體育和美術老師。到台大讀中文系的新加坡人當中,有一批是在職的華文老師,他們獲得獎學金到台大念中文提升自己的學歷資格。
19歲的楊紹強成功獲得到台灣留學的機會。他形容自己仿佛入寶山,滿足了自己對華文語文和中華文學的求知。中文系的同學們來自不同地區,帶來不同觀念和思想,大家的學習更有廣度,擴展了思考的角度。
在教育改革年代求學,教學用語從華文轉成英文,後來到台灣留學,這個系列的《958印象古早》楊紹強分享他艱辛曲折卻充實的學習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