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公司VS香港公司,哪個更適合你呢

2021年04月24日   •   5472次閱讀

在選擇新加坡公司還是香港公司時,除了考慮初期成本之外,還有需要充分考慮兩地政府政策、相關手續、後期運營維護等問題。

01 地區優勢

香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廉潔政府、良好治安、法制完善,與深圳接壤。

新加坡:獨立國家,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多華人,政治穩定、經濟發達、法制完善。

香港和新加坡,同是亞洲四小龍之一,華人智慧與西方制度結合,都是全球主要的自由貿易中心、金融中心,在貿易便利和銀行服務方面,都足夠優質。

香港和新加坡不同的是:

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是地區;而新加坡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及東協成員國之一。這是最本質的區別。

其次香港和新加坡近幾年的發展重點也不同:新加坡在通信、IT、石化、生物醫藥、海事等多個領域,比香港有更加突出的優勢。

特別是近幾年,新加坡對區塊鏈技術、數字貨幣的開放態度,使其對新興技術和相關投資的吸引力巨大。

在考慮設立海外公司時,在公司日後可能涉及的稅務稽查、法律糾紛、智慧財產權等方面,國家和地區的差別會產生較大影響。

02 公司名稱要求

新加坡:新加坡公司的名稱必須是英文名稱,目前不接受中文名註冊,且名稱必須以PTE、LTD結尾;要求不可與已註冊公司名稱重複,且不可使用政府禁用字詞。

香港:中英文名稱,允許公司名稱含有國際、 集團、控股、實業、投資、學院、協會、基金會、研究所等字眼;公司名稱前面還可以加上自己喜歡的國家或地區名字,如:法國、美國、義大利、日本、中國、上海等;公司名稱需以「有限公司」或「LIMITED」結尾。

03 股東、董事的要求

董事和股東:

香港公司的董事和股東可由法人或自然人擔任,如自然人擔任董事或股東,則必須是年滿 18 歲人士,但無國籍限制。董事的擔任者可以是股東,也可以是股東以外的人士。

新加坡公司須有一名或多名董事,其中至少1名董事居住於新加坡本地,且是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或持有新加坡創業准證的外國企業家。

法定秘書: 根據香港法例,每家在香港註冊成立的公司均必須有一名香港公司秘書。香港公司秘書可以是一個自然人或一個法人團體。

新加坡公司必須向ACRA提交公司和財務信息,最新新加坡會計局ACRA的新政策,秘書如需進ACRA 做遞交,只有該公司的秘書才可進入ACRA的該公司的系統。

04 後續維護

香港:每年年審,香港公司必須按照稅法規定做帳審計。 新加坡:每年年審,但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需要審計,每年營業額或資產達到1千萬新幣(約5千萬人民幣),並且員工超過50人,才需要審計。

05 稅制和稅種

香港和新加坡均是以地區基準來徵稅(只對在本地區產生或來源自本地區的收入徵稅,並未全球徵稅),這點對外國投資者在新加坡和香港設立公司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香港:對銷售稅/消費稅/增值稅、預扣稅、資本增值稅、股息稅、遺產稅等稅項一律免徵。

香港稅務的優勝之處在於只設三項直接稅,並設有免稅額制度,使稅負得以減輕。

三項直接稅為:法團首200萬港元的利得稅稅率為8.25%,其後的應評稅利潤則為16.5%(集團內一家公司享受優惠稅率);至於獨資或合夥業務的法團以外人士,兩級的利得稅稅率相應為7.5%及15%; 個人薪俸稅標準稅率為15%;

物業稅率定為15%。

新加坡:除了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外,常見的稅種包括:

消費稅:新加坡消費稅的稅率為7%,相當於增值稅。住宅財產的銷售和出租以及大部分金融服務可免徵消費稅,出口貨物和服務的消費稅稅率為零;

不動產稅:目前不動產稅的稅率為10%,居住在自有住宅里的個人適用4%的減免稅率;

印花稅:印花稅是對與不動產和股份有關的書面文件徵收的一種稅。

根據最新政策,所得稅稅率調整為17%,新企業可以享受前20萬新元應稅所得的部分免稅待遇。

兩地對比,各有特點。對於新加坡來說,更有利於利潤額比較低的小型企業或者是初創公司,對於香港來說,政府也為各行各業提供了相關的優惠政策,當然,對於盈利較高的大中型企業,兩個地方在稅率上則相差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