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學校和高等教育機構改革的一年,在教育部的領導下朝著鼓勵真正熱愛學習的方向前進。新加坡政府採取措施,擴大以人才和技能而非考試成績為基礎的招生規模,並且重視成年人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工作經驗,目的是改變新加坡人對學業成績的執著。成立新的工作小組,更加重視學校在弱勢兒童家庭社會流動方面的作用。
小文整理了今年新加坡教育部出台的新政策,為您選出2018年新加坡教育大事件。
1月 教育部幼兒園優先入學
12所教育部(MOE)幼兒園學生可在小一報名活動2A(2)階段優先申請進入有附屬關係的小學。
為避免對其他幼兒園不公平,這些學生的優先申請權放到在籍學生弟妹和校友孩子之後。

1月 普通源流學生可修讀程度較高的科目
從今年開始,成績符合標準的普通源流學生從中一起,可根據強項修讀程度較高的科目。
被編入普通學術或工藝源流的學生若某項科目在小六會考取A或A*的成績,就能修讀這項科目的快捷課程。
被編入普通工藝源流的學生,在小六會考的普通水平科目中若考獲B、C,或在基礎水平科目中考獲一等成績,也能修讀這項科目的普通學術課程。
可修讀的高程度科目不限於一項。除了憑小六會考成績,校方仍可在學生升上中一後,憑學生在年中或年終考試的成績,允許他修讀較高程度的科目。

5月 MOE由兩名部長晉升為一名部長
王乙康上屆大選後進入內閣與部長黃志明一起掌管教育部,在今年5月新一輪內閣改組生效後,他獨自掌管這個重要的部門,繼續推動教育與終身學習方面的工作。

7月 理工學院根據學生的能力招生
今年,理工學院和技術教育學院(Institute of Technical Education, ITE)擴大招生範圍,不僅僅局限於學術成績,而是以學生的天賦和興趣為標準錄取了更多的學生。
預計5所理工學院明年招收的4600名學生中,有近20%學生將通過該計劃入學。該計劃在甄別有興趣從事幼兒教育、護理、社會工作或創意工作等行業的學生方面十分有效。
ITE也開展了類似的活動,如果學生在某一領域表現出潛力,學院將有更多的名額錄取他們。

11月 工教院畢業生可報名在職課程
教育部7月宣布,明年4月起為工教院畢業生推出四個在職培訓專業文憑課程(Work-Learn Technical Diploma Programme),與僱主密切合作,讓學員邊學習邊在職場培訓。
70%的學習時間在職場進行。四項課程包括海事與岸外工程、機械科技服務管理、康復護理以及保安系統工程。
在職培訓專業文憑課程為期兩年半至三年,主要針對工教院畢業生,但在相關領域有工作經驗的也可申請。專業文憑由工藝教育局頒發。
支持計劃的僱主包括策安保安機構(Certis CISCO)、聖路加樂齡關懷中心、新科電子、吉寶岸外與海事、勝科海事、和AWWA等。

11月 幫助弱勢學生
新加坡政府成立名為「提升」的跨部門工作小組,著手研究現有的支援項目並改進不足之處,旨在加強對弱勢家庭孩子的支持,改善社會不平等問題。
該小組由八人組成,成員來自社會各界,包括教師、社工、幼兒培育署代表等等,由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及教育部第二部長英蘭妮領導。
「提升」小組工作範圍
研究與檢討現有的支援項目,尤其關注年紀小的學前孩童和小學生。
為不同情況的學生與家庭建議措施,加強上游的介入工作。
發展全面方案,協調並藉助各利益相關者的工作,包括共享信息。
監督所落實建議的成效,以可持續性為目標。

11月 直接收生計劃(DSA)
通過直接收生計劃(DSA)報讀中學的學生無需再參加綜合能力測試。
通過「直接入學計劃」申請中學的小學生共有三千名,比去年多五百名,在擴大招生計劃後,已獲確認入學。
從今年起,所有中學均可通過「發展資助計劃」(DSA),接納多達20%的非綜合課程(IP)學生,較之前的5%上升至10%。非IP課程的學生在中學教育結束後參加N水準或O水準考試做好了準備。

12月 合併後初級學院
合併成四所的八所初級學院(JCs)非常忙碌,學生和教職員工聚在一起設計新的制服、徽章和課程。
MOE表示,新學校將使用兩所學院的原名稱,舊學院的名稱將排在首位。
MOE表示,由於新加坡出生率不斷下降,JCs首次不得不合併。預計JC隊的新學員將減少五分之一,從2010年的1.6萬人降至明年的1.28萬人。


2018年新加坡實施了這些新舉措,對於留學新加坡的你有哪些幫助嗎?小夥伴們可以在下方留言說說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