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名27歲本地男子企圖走私大量電子菸和電子菸液入境,但被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人員當場識破。
當局進一步調查後在郵政局的一個自助包裹站(POPStation)里查獲26支電子菸和412瓶電子菸液。這名男子目前正協助衛生科學局和中央肅毒局調查。

(圖片來源網絡)
衛生科學局在文告中透露,今年4月至6月之間已取締了15個電子菸售賣者的違例行為。本地法令全面禁止電子菸,一旦被發現,非法售賣者可面對高達1萬元罰款或6個月監禁,或兩者兼施;非法購買、持有或使用電子菸的人則可被罰款最多2000元。
若公眾要舉報有關非法進口、分銷或售賣電子菸的案件,可於每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30分,撥打66842036或66842037給衛生科學局。
衛生科學局也呼籲公眾不要從網上或其他管道購買電子菸,若擁有電子菸,也應把手頭上的電子菸丟棄。有意戒菸的公眾,可撥打免費戒菸熱線1800-4382000或上網www.iquitclub.sg獲取更多詳情。
新加坡當局強調,關卡是保衛我國安全的第一道防線,該局會繼續對車輛及乘客嚴加檢查,防止有人偷渡或將毒品、武器、爆炸物及其他違禁品帶進新加坡。可見電子菸對公眾的傷害,不是一點點。
當地時間10月3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相關負責人向媒體通報,電子菸相關肺病病例已經突破1000起,這些病例分布在美國48個州和美屬維京群島。確認致死18人,來自美國15個不同的州。

(圖片來源網絡)
目前,對相對年長的成年人來說,這種肺病已經成了極為致命性的疾病。統計數據顯示,年長人士患病後生存的機率更低,目前,死亡病例的平均年齡約為50歲,而全部患者的平均年齡為23歲。

(圖片來源網絡)
當地時間10月7日,紐約大學發布最新實驗研究結果顯示,電子菸與癌症之間有顯著關聯。實驗結果顯示,在暴露於含尼古丁的電子菸煙霧中超過54周後的小白鼠中,有22.5%患上肺癌,57.5%出現了膀胱癌前病變。
紐約大學實驗團隊認為,相關實驗結果可以推論,電子菸對人類「非常有害」。該團隊主要研究員指出,如果使用電子菸,那麼可預見的是,隨著時間推移各種相關疾病都會慢慢出現,長期來看也有可能導致癌症,電子菸致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尼古丁。
鑒於電子菸相關病例的不斷上升,一方面美國國會在尋求從立法的角度收緊監管以降低危害,比如限制電子菸中的尼古丁含量到每毫升20毫克;另一方面,也有更多大型連鎖超市加入了禁售電子菸的行業。
韓國發現首例疑似電子菸引發肺部疾病的病例
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道》欄目視頻
繼美國發生電子菸致死病例後,昨天,韓國發現首例因使用液態電子菸而引發肺部疾病的疑似病例。
14日,韓國疾病管理本部接到首例疑似使用液態電子菸而引起咳嗽、呼吸困難等肺部疾病的病例。該患者此前一直抽捲菸,最近6個月期間持續使用了液態電子菸。目前該患者病情已有好轉。

(圖片來源網絡)
在美國發生電子菸致死案例後,韓國政府上個月起勸告國內消費者不要使用液態電子菸,並向一線工作人員發放了疑似病例指南。
另外,韓國已成立由醫學專家組成的專門調查小組,研究液態電子菸的使用與肺部疾病之間的關聯性。
韓國首爾市民:看了新聞後,我也不會使用液態電子菸了,本來抽菸已經對身體不好了,現在來看液態電子菸對身體更不好。
韓國政府今年發布了包括管控電子菸銷售在內的綜合禁菸政策,一方面遏制菸草公司的市場宣傳力度;另一方面,規定今後電子菸具的機身印刷吸菸危害健康的警示性圖片和文字,同時禁止零售商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菸等。

(圖片來源網絡)
這些政策將通過韓國相關法律的修訂程序,預計從明年起正式實施。韓國專家指出,由於電子菸面世僅有十幾年的時間,長期使用會帶來什麼問題也無從考證,因此需慎重使用。
來源:央視財經(ID:cctvysc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