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禍不單行!
新冠肺炎的進一步發展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全球各地多起新冠肺炎的病例引起了人們的警覺,到目前為止,中國的確診病例人數已經超過四萬人次,而全球其他地區的確診斷病例也已經超過四百人,其中包括一起死亡病例。
其中新加坡確認感染的人數為50人,其中15人治癒,並無死亡病例。

昨天,非洲的奈及利亞突然爆發了一場更為驚險的疫情,4人48小時內被奪命。我們萬事通昨天也有相關報道,詳見:非洲驚險奪命神秘傳染病,48小時4人喪生!沉浸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人們還沒醒過神來,新加坡的骨痛熱病最近又卷席再來,而且發展得非常迅猛。
新加坡骨痛熱症大爆發第三型病毒成主導致病因素
據了解,今年前六周新加坡的骨痛熱症病例已經到達2130例,此數是201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根據國家環境局(NEA)的數據,在2月2日至8日這一周內,新加坡環境局收到了400例骨痛熱症的病例報告。而在過去的5個星期中,該數字在303至404之間。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發布的數據
國家環境局還特別提醒在這一過程中,較不常見第三型(DenV-3)骨痛熱病毒呈上升趨勢。
據悉,骨痛熱症病毒分為四種血清型,第一和第二型病毒向來是新加坡骨痛熱症主導病毒類型。尤其是自2016年以來,第二型病毒(DenV-2)導致的骨痛熱症病例所占比例居多。但國家環境局發言人近日指出,今年1月的第三型病毒病例約占47%,高於第二型病毒的39%。
同時,他提醒說:「此時要斷言導致骨痛熱症產生的病毒類型已經發生轉變,還為時尚早。」新加坡衛生部和和環境局也在進一步觀察事情的下一步發展。

居民在噴灑驅蚊藥
新加坡環境部表示,新加坡在過去的30年內都未曾出現過第三類病毒導致的骨痛熱症爆發的狀況,而或許正因為如此,所以大家對這一病毒的免疫力降低,造成了現在迅猛發展的態勢。
截至周一,據報有114個活躍的骨痛熱症發病區域,其中比較大的爆發區域位於Yio Chu Kang附近的Begonia Drive,Bukit Panjang的Gangsa Road,Jalan Kembangan,Ang Mo Kio Avenue 10和裕廊西91街附近。
自去年以來,骨痛熱病例呈上升趨勢,據了解,2019年全年新加坡收到報告的骨痛熱症病例為15998例,而2018年和2017年的數字則分別為3283例和2773例。骨痛熱症最為厲害的2013年新加坡共有22170例感染,其中八人死亡。到目前為止,今年沒有發生死亡事故。去年,有兩人死於此病。
世界處於風口浪尖惟有攜手共度難關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今年的骨痛熱病大幅上升呢?除了不常見的第三型病毒的原因還有其它什麼因素呢?
新加坡環境局對此表示,去年的病例數很高,可能是由於埃及伊蚊數量居高不下,而埃及伊蚊是該病的主要傳播媒介,而且氣候變化導致天氣轉暖。

因此,至關重要的是,所有居民和利益相關者應與國家環境局緊密合作,以打破骨痛熱症在這些地區的傳播,並遏制病毒的傳播。
新冠肺炎,非洲神秘病毒以及骨痛熱症,這個鼠年世界不太平。有網友曾經說過,去年的時候就想過今年會很難,沒想到一開頭就這麼難。不過無論如何,只要大家攜手同心,一起努力,肯定能打敗這些威脅世界的敵人,取得最終的勝利!
